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5日 星期五

    关于金融文化的几点思考

    唐双宁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25日   11 版)

        中国金融文化的基本内涵,笔者过去曾简单概括为五个字:“利、法、信、义、道”。即金融企业不讳言以盈利为目的,但“利”要以“法”为约束,要以“信”、“义”、“道”为前提。在目标上体现为“利”,在行为上体现为“法”,在他人体现为“信”,在社会体现为“义”,而在这一切之上,则体现为“道”。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中国金融文化的现阶段表述应当是:“诚信为本,依法经营;科学管理,安全第一;改革发展,以信取利;服务社会,全员和谐;谋略通道,融入世界。”这一表述既可从形而下之工作层面去理解,亦可从形而上之金融文化层面去认识。

        中国金融文化存在的问题

        中国金融文化的问题既蕴含着国际金融文化问题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表现形式有重技轻道、重法轻德、重物轻人、重利轻义、重快轻“度”,等等,从一定层面来看,信仰文化、信用文化和内修文化严重欠账,导致一些金融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精神支柱和道德修养严重缺失。其表现,在信仰文化方面,奉行金钱拜物教和权力拜物教,钱权开道、乱拉业务、扰乱市场,个别甚至贪污腐化、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等等;在信用文化方面,不讲信用、不守规则、逃废债务、欺骗造假,等等;在内修文化方面,内心浮躁、盲目攀比、急功近利、恶性竞争,等等。特别是中国金融业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片面求大求快文化,不是靠服务、靠效率赢得市场,而是靠请客、吃喝、送礼、安排关系人甚至其他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拉存款、抢市场、占地盘,其竞争方式和业务品种也是千行一面,了无特色,不但造成了存款大搬家、费用大增加,而且整体上使金融业形象严重受损,金融秩序内生紊乱,金融风险集聚潜伏。虽然这是中国金融业发展和金融文化建设中的支流,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有人说,上述问题属于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那么,现在也应该是到了“偿还”这种代价的时候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平等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参与者有序发展,同时提倡社会成员确立良好的信仰,这种信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抑恶扬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如果没有信仰,只信“金钱”,这是十分可怕的。金融危机不是最大的危机,经济危机不是最大的危机,甚至社会危机也不是最大的危机,信仰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我认为这个“教育”绝不仅指学校的教育,更是指普遍的理想道德信念教育,绝不仅涵盖教育领域,更涵盖包括金融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因此,现阶段中国金融文化建设的任务,应是在法制建设的同时进行全员的理想道德信念教育,特别是“有耻且格”教育。孔夫子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即光靠法律和施行刑罚,老百姓虽然按要求去做了,但内心不认为这样做可耻,仍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老百姓认清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的道理,就会“有耻且格”,自觉规范自己。制度是人定的,制度是靠人去执行的,任何制度都是有缺陷的,任何制度的执行都是有伸缩性的。“有耻且格”就是制度的客观约束性和执行的主观自觉性的结合。

        中国金融文化建设的新机遇与新任务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金融危机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将给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文化建设也将处于十字路口,我们需要针对金融文化扭曲问题进行纠偏,借鉴国际金融文化的优秀成分,结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为中国金融业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提供精神文化保障。

        从现在起,中国金融业就要全员身体力行,从思想上重视金融文化建设问题,把金融文化建设作为与金融发展、金融改革、金融开放、金融监管、金融法制建设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任务。要加强对中国金融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设立专门的机构承担对中国金融文化建设的统筹协调职责;要集中力量围绕中国金融发展现状研讨中国金融文化的定义、内涵、外延和发展重点,编制《中国金融文化建设纲要》,规划和指导中国金融文化建设;要通过组织培训、自学以及各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对中国金融机构员工进行金融文化教育,包括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出发,将“有耻且格”教育作为中国金融文化建设的切入点;要通过制度建设和行为引导,形成金融系统员工积极学习金融文化、深刻领会金融文化、认真实践金融文化、努力发展金融文化的自觉性。

        而为达此目的,首先需要中国金融业进行整体的“反思悟道”,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提倡发展,重视安全,安全第一;竞争与服务并重,改善服务,文明竞争,服务第一;德治与法治并重,提倡德治,并用法治,德治第一;信任与管理并重,增进信任,加强管理,信任第一;信用与效益并重,提倡信用,合规增效,信用第一;信仰与约束并重,提倡信仰,兼以约束,信仰第一;谋技与通道并重,重视技术,更重“通道”,“通道”第一。

        金融文化建设需要一批勇于担当的金融家

        马克思曾经讲过,“银行家的话比牧师的话还重要”。这就对银行家、金融家提出了严格的道德要求。然而,目前一些“金融家”的社会形象并不让人乐观,金融危机以来尤甚,甚至有的沦入全球共诛讨的境地。可见,真正的金融家不应是单纯的技术专家,更不应是唯利是图的“资本家”,也不应是诸如“庞氏骗局”的发明家,而应当是在金融这个特定领域精通专业、兼通其他,能够把握行业规律、掌控发展方向、带领行业前进的实干家;应当是有思想而非空想,有信仰而非迷信,有理想而非理想“化”的思想家;应当是对社会负责、严于律己、勇于担当的政治家。政治家与政客有何区别?政治家以社会为己任,以社会为“家”,他们站在历史的巅峰上考虑问题,这是一种境界。政客是在社会做“客”,以社会为施展权术的平台,这是“现得利”主义。培育万年松当然不如栽种白菜萝卜来得快,但万年松的价值岂是白菜萝卜可以同日而语的?中国金融文化建设需要一批对社会负责、勇于担当的“金融家”。他们应以社会为己任,以行业长远发展为己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在乎一时的利害得失,不计较个人的功名利禄。中国金融文化建设能否成功,中国金融业能否抓住机遇,继往开来,关键就在此。

        (作者系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