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上海市杨浦区交出了这样的答卷: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76.5%,知识产业保持了23%的增幅。
这份答卷见证着“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的转型。历经多年探索,杨浦秉承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走出了一条“三区联动、创新驱动”的老城区转型之路,知识创新区建设成就令人瞩目。联合国副秘书长甘巴里评价说:杨浦老工业城区转型和“三区联动”策略,不仅可作为标志性的改革模式在中国其他地区运用,更可以指导世界其他地区实现经济的再飞跃。
激活科教资源
发达国家对老工业基地有一个形象的称呼——“锈带”,取意于为时代所遗弃的工厂里堆放着的锈迹斑斑的设备。作为上海曾经的工业集聚地,“杨浦”正是上海的一条“锈带”:20世纪90年代,在上海市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国有企业从1200多家锐减至200多家,产业职工从60万人锐减到6万人。
杨浦往何处去?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战略决策,奠定了“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的转型方向。
在上海,杨浦的“智慧”资源无人能及。区内集中了复旦、同济等14所知名高校、150余家科研机构、6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了上海两院院士近30%、在校大学生40%、博士、硕士研究生50%。
只不过,在大工业时代,这份得天独厚的资源被束之高阁。转型的重压使杨浦区委、区政府“急中生智”,参照加州硅谷、巴黎左岸等城市转型发展经验,杨浦编制了一个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转型发展计划,让集聚的“知识”迸发出“创新”动力,引领杨浦冲出“锈带”走向“智城”。
大学校区是知识创新的源头;科技园区是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的载体,公共社区主要提供公共服务,科技部向国务院提交的专题研究报告这样评估:“杨浦发展的成功首先在于激活了科技和教育资源”。
舍得换来值得
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发展,从构想到实施,是一个难题。
杨浦区内集中了众多的科教资源,但校区与城区存在的体制壁垒,曾使人才的贡献、成果更多集中在校区,无法溢出到城区。
杨浦区的领导说:“既然要创建知识创新区,那么杨浦就必须把土地资源、政策杠杆全面向‘知识’倾斜。至于‘知识’属于谁,将来的利益属于谁,我们要‘算大账’。”在转型过程中,杨浦区委、区政府坚持“三个舍得”:舍得腾出最好的土地支持大学拓展;舍得把商业和地产项目让出来建设大学科技园区;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整治和美化大学周边环境。杨浦还配合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主动承接高校改革分流人员,以使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更具效率。
舍得真的值得!转型过程中,杨浦先后建成专业化大学科技园10多家,其中复旦、同济等5个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科技园,建成1个国家级科创中心,科技园区面积从2002年的不到30万平方米,拓展到150万平方米。复旦的电子信息、同济的设计产业、上海理工的光机电等一大批强势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从大学溢出,近4000家中小科技企业在大学周边集群发展。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为例,依靠同济大学设计类优势学科资源,汇集了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种创新要素,吸引了1200多家设计企业以自发形式集聚,不到30万平方米的载体实现总产值123.4亿元,形成了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市政工程设计等多个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家级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
创新服务模式
在“三区联动”中,杨浦区政府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服务,精心建立恰当的机制、合适的平台。引入市场机制,就是杨浦创新的服务模式。
杨浦区的领导认为:市场的嗅觉比我们敏锐,它会把资源引向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和产业。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能够引导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市场力量”引进来,更要把有利于创新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引进来。
曾经担任过旧金山州立大学校长、熟悉硅谷模式的吴家玮和香港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把“创业中央社区”的新概念带到了杨浦,并且迅速落地生根:占地约84万平方米的“创智天地”,把引入风投金融机构作为首要任务;不仅与清科极端、大都会创投、软银亚洲投资基金等知名风投合作创办了“种子基金”,而且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2010年11月4日,创智天地与清华科技园的开发和运营者——启迪股份在上海市杨浦区创智天地会议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创智天地科技园共建服务体系,为创新、创业型企业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和更多增值服务,合力将创智天地科技园打造成上海市培育国际企业的孵化器,让更多人的创业梦想在园区变为现实。
也是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西门子、德国大陆集团等跨国公司总部和它们的创新体系被一一引进。2009年9月1日,美国硅谷银行上海代表处在杨浦区挂牌。2010年6月15日,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在上海设立首个海外分支机构——湾区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美国硅谷及旧金山湾区委员会之所以把首个海外分支机构设在杨浦,看中的正是杨浦区大学和人才资源密集,又处于企业云集、经济高速增长的长三角地区,与硅谷有着非常相似的创新环境。杨浦与硅谷银行共建引导基金管理公司、中早期风险投资基金、股权估值公司和小额科技贷款公司,运营管理权悉数交给硅谷银行。因为,杨浦要的不是硅谷银行的钱,而是硅谷银行服务科技企业的各种金融创新方式和管理模式。依托金融创新培育高新产业,是“知识杨浦”的最新定义。
本报记者 曹继军 本报通讯员 李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