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08日 星期六

    北外 多种语言服务社会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08日   07 版)

        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为契机,建立北京奥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输出高端语言服务志愿者,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全天候、无障碍”的语言服务。奥运会后,学校继承志愿者精神,积极转化奥运遗产,成功实现北京奥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向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转制。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学校全力以赴,举校支持奥运,“凡是有奥运赛事进行和国际贵宾出入的地方,都有北外志愿者的身影。”学校先后有2429名奥运志愿者和1396名残奥会志愿者,服务在6类专业志愿者岗位和37个奥运场馆、场所;贵宾陪同志愿者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20多位国际奥委会高官提供语言服务;在奥组委招募的975名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及其他高级官员提供“一对一”陪同服务的志愿者中,北外有622名,占总数的64%,居首都高校之首。

        为及时应对赛事期间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或紧急会议所需的翻译任务,多语言服务中心的248名总机志愿者轮流值班,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竞赛场馆等提供44个语种的电话语言服务,其中9个语种和1个话务热线设24小时值守热线,34个语种设18小时值守热线。残奥会期间,中心又提供9个语种和1个24小时电话值守热线。志愿者们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先后提供电话语言翻译服务3000余次,创造了奥运语言翻译史上提供语言服务种类最多、值守时间最长的纪录。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后,“北京奥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由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外事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合作转制为“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按照规划,中心将被建设成为首都多语言应急和资讯服务中心,首都北京国际化外语专业服务重要基地,北京大型国家赛事、国际会展等语言服务提供商,我国外语高端志愿者服务、研究和转化中心。同时,中心还将成为首都外语院校学生的教学实习基地和科研基地。

        经过多方努力,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初具规模,建立起综合办公室、志愿者管理部、外联部、技术部和呼叫中心等组织构架,制定了相关制度,明确了职责范围和分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