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江河安澜应有时

    ——访水利部部长陈雷

    《 光明日报 》( 2010年12月30日   05 版)

        洪涝灾害年年有,但今年感觉尤其多。入汛以来,我国连续出现多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主要江河流域都发生了洪水,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威胁和严重损失。去年入秋以来,西南五省区更是发生了秋冬春三季连旱,历史罕见。

        同时担任着国家防总副总指挥一职的水利部部长陈雷,这一年就显得特别忙碌。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中,陈雷在前线连续工作24天,排除了堰塞湖溃泄险情,夺取了白龙江河道清淤疏通工程攻坚战的胜利。

        于是,我们对陈雷部长的采访,就从舟曲创造的堰塞湖应急处置和清淤疏通河道的奇迹开始了。     

        记者:不仅仅是在舟曲,在汶川地震时的唐家山堰塞湖上,也能看到水利人的身影,尤其是您,两次抢险都在前线连续工作二十多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可否请您再次回忆一下两次抢险的难忘经历?

        陈雷:是啊,人民的利益高于天。每一次抢险救灾,我们水利人都会全力以赴。近年来,我国水旱灾害频繁,除水害兴水利的任务十分艰巨,作为水利部部长,我深感责任重大。有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水利基础才不断得到了强化,为我们防御水旱灾害,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了可能和保障。

        2008年的汶川地震,造成2400多座水库、800多座水电站、1000多公里堤防受损,形成了105个堰塞湖。我们紧急抽调了1800多名水利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投入抢险救灾,对震损水利设施进行紧急排险,实现了震损水库、水电站无一垮坝,震损堤防无一决口,特别是成功处置了唐家山堰塞湖,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

        今年8月8日甘肃舟曲发生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滑坡体构成复杂,河道两岸均为软基,大型施工机械必须通过b路基箱等辅助工具才能完成清淤疏通的水下作业,可以说,处置的难度前所未有。我们制定了科学的处置方案,采取爆破松动、机械掏挖等措施,当天就迅速解除了堰塞湖溃决险情。紧接着又连续奋战20多天,挖深槽、整河势、降水位、导水流,最终形成窄河、深槽、急流的泄流通道,到8月30日12时,实现了城区全面退水、街区道路畅通的目标。

        记者:过去五年,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防汛抗旱任务十分繁重。今年入汛以来,全国连续出现多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主要江河流域都发生了洪水,但与往年不同的是,曾经千军万马、严防死守的抗洪场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忙而不乱的景象,这份自信来自于什么?

        陈雷:“十一五”期间,我国气候异常,水旱灾害频发多发。我们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避救抗相结合,防汛抗旱减灾取得了显著成效,防汛抗洪减淹耕地2.9亿亩,减少受灾人口2.2亿人次,防洪减灾效益达8453亿元;年均抗旱浇地面积3.7亿亩,挽回因旱粮食损失3921万吨,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饮水安全,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去年入秋以来,西南五省区发生了秋冬春三季连旱,持续时间之长、发生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造成损失之重,均为历史罕见。我们把保障饮水安全放在抗旱工作首位,通过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各项应急措施,保证了旱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没有一名群众没水喝。

        今年汛期,我国降雨强度大、洪水量级高、持续时间长、受灾程度重,有437条河流发生了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其中有111条河流发生超过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由于防御工作及时得力,重要堤防无一决口,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最大程度地保障了防洪安全、减少了洪涝灾害损失。在长江上游发生1987年以来最大洪峰流量,三峡水库出现建库以来最大洪峰的不利情况下,我们统筹考虑长江上中下游、左右岸和洞庭湖、鄱阳湖的防洪形势,科学调度三峡工程,大大减轻了长江干流中下游的防洪压力,没有出现1998年长江大水时千军万马上堤抢险的情况。如果没有三峡工程,这是很难想象的!

        记者:这五年,我们深切地感到,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不断完善,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取得了跨越式提升,水利部门是如何积极行动,努力让越来越多的水利项目惠泽民生的?

        陈雷:“十一五”的五年,是我国水利投资规模再创新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最快的五年,是规划目标全面实现、水利保障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也是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水利总投入约为7000亿元,其中中央水利投资达到2934亿元,是历史之最。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建和加固堤防长度超过1.7万公里,新增水库库容381亿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285亿立方米。长江、黄河干流重点堤防建设基本达标,治淮19项骨干工程如期建成,三峡、小浪底、尼尔基、百色等水利枢纽工程相继投入运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段实现向北京应急供水,确保了奥运会及首都的供水安全。

        从民生水利发展来看,中央下决心投资了1008亿元,使得2.1亿农民喝上了放心水,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的“到2015年将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减半”的目标。喝上幸福水的农民,生活变得越来越有滋味。

        我可以讲一个故事,甘肃东南部的甘谷县,历来干旱少雨,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吃水困难。有一个叫安远镇的地方,年降雨量仅有200多毫米,蒸发量却超过1500毫米,一遇旱情,当地群众就得靠畜驮、人背、车拉解决吃水问题,天不亮就得到沟里排队等水,近的一两个小时,远的三四个小时,在旱情特别严重的时候,连浑浊的“黄泥汤”也成了求之不得的甘露。去年6月,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今年10月建成通水,解决了包括安远镇在内的1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当地群众敲锣打鼓,热闹非凡,有个老农满眼是泪地拉住我的手说“过去挑水十里路,如今甘甜水入户,咱祖辈发愁的吃水难解决了”,喜悦和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我们还对6240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这项工作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如期向党中央、国务院交上答卷。开展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4.33亿亩,改造中低产田1.29亿亩。对434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部完成后,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43亿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14亿公斤。农村水电装机容量增加近2000万千瓦,发电量增加500亿千瓦时,全面完成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实施了234个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基本解决了无电乡村的用电问题。

        记者:“十一五”这五年,水利事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站在“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展望“十二五”,就进一步加快水利事业发展,您有何设想?

        陈雷:“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集中力量办成几件水利大事,着力构建流域和区域综合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发展道路。我们将突出抓好四件事:一是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二是加快解决民生水利问题;三是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四是全面推进水利改革。

        我相信,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水利事业一定能够实现新的跨越,让江河安澜、山川秀美、人民安康。我希望,全社会携起手来,共同为之不懈奋斗。

        本报记者 何 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