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新安全观引领亚太安全合作

    作者:安 亚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21日 08版)

        近一个时期以来,亚太安全领域颇不平静。在多边安全合作方面,一些国家罔顾亚太国家追求和维护和平稳定局面的愿望,借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等亚太多边安全对话场合,不断在南海问题上纠缠,竭力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搅乱了各方多年艰苦努力取得的良好对话与合作局面。在地区安全热点问题上,朝鲜半岛等旧有热点问题仍未解决,反而不断升温,致使东北亚安全紧张效应不断扩散和加强。在地区主要国家关系上,战略互信仍然脆弱,中美、中日关系亦出现了大的起伏和波折。与此同时,亚太地区双边军事同盟关系更趋强化和紧密,地区内国家间安全互信不同程度下降,冲击了亚太安全合作所需的起码政治互信基础。

        毋庸讳言,上述情形与亚太形势目前总体和平稳定的局面相悖。虽然亚太地区和平、发展、合作的主流尚未改变,但也在警醒着我们,本地区仍存在着影响和平稳定局面的种种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

        客观和冷静地看,亚太地区当前形势出现紧张,固然与自身错综复杂历史背景有关,但也是在地区战略格局正经历深刻和剧烈调整变化,特别是面对中国快速崛起的背景下,有关国家难以适应并固守过时思维定式的结果。当然,亚太各国出于不同的角度和利益考虑,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并不奇怪。重要的是,不应该,也不能够再沿用冷战思维,强化和扩大军事同盟,或以任何形式推行强权政治,迫使其他国家选边“站队”。历史证明,武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争端与矛盾,以行使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为基础的安全观念和体制难以营造持久和平。

        笔者认为,当前形势下,亚太安全合作仍需坚持倡导和实践新安全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针对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呈现的新特点,特别是民族、宗教矛盾和冲突集中爆发,以及非传统安全威胁急剧上升的现实,结合亚太安全合作发展历程和有益实践,逐渐形成了中国解决和处理国际安全问题,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即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理念的新安全观。1997年,中国在东盟地区论坛正式首倡新安全观后,并于2002年向论坛提交了新安全观立场文件。

        中国领导人也多次在国际场合阐述了新安全观的核心理念。互信是指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不猜疑,互不敌视。各国应经常就各自安全防务政策以及重大行动展开对话与相互通报;互利是指顺应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在实现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时,为对方安全创造条件,实现共同安全;平等是指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对待,不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协作是指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并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消除隐患,防止战争和冲突的发生。合作模式上,新安全观倡导应是灵活多样的,包括具有较强约束力的多边安全机制、具有论坛性质的多边安全对话、旨在增进信任的双边安全磋商,以及具有学术性质的非官方安全对话等。促进经济利益的融合,也是维护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

        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之所以“新”,在于其体现了综合安全观、发展安全观、合作安全观、共同安全观,是建立在世界多样性和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安全观念和安全模式,既符合人民意愿,也顺应时代潮流;在于其跳出了冷战思维的狭隘安全窠臼,超越了追求自身安全而增加其他国家不安全感的怪圈,强调尊重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多样性,主张团结应对共同面临的种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挑战,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以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在于其推动树立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新理念,以实现共同繁荣与和谐发展。

        目前,通过中国积极推动并参与本地区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新安全观已得到了亚太国家及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接受。上海合作组织即是践行新安全观的成功范例。该组织成立后,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反恐合作,稳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大力倡导和实践着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合作模式。17年来,东盟地区论坛也以平等对话促进安全的思路,坚持协商一致、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的有效运作方式,为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正是由于亚太地区多样性突出,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加上冷战思维仍有市场并不时作祟,新安全观的深入实践和进一步丰富发展,仍需各国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我们坚信,在当前普遍积极谋求通过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以及各种全球性挑战的时刻,多数亚太国家最为关心的仍是发展问题。因此,尽管本地区安全态势中仍存在一些复杂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冷战残余仍难以很快消除,但亚太地区不应该再重复冷战时期走过的老路,不应该也不能够出现新的对抗。

        东盟地区论坛以及新成立不久的东盟防长扩大会、原有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等二轨安全对话机制,都是供亚太各国交换意见和观点、开展对话与合作的论坛,不是处理和解决具体安全问题的机制,更不能试图通过这样的论坛或相关机制向别国施加压力或介入具体地区问题。亚太安全对话与合作的关键,是要做到既尊重本国安全,又要尊重别国安全,在此基础上实现共同安全。强化双边军事同盟,甚至试图以此作为亚太地区合作的基石,这种作法或观念完全有悖于当前深入开展对话与合作的普遍共识,也不符合有关机制通过协商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的本意。只有切实倡行新安全观,亚太安全合作才会有出路,亚太和平稳定局面才能得以保障,本地区的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机制才能得以继续健康发展并发挥有效作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