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搭建“金字塔式”辅导员结构

    ——东北师大助推思政教育科学化

    本报记者 曾 毅 等 《 光明日报 》( 2010年12月19日   02 版)

        连续8年没有一例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学校红烛志愿者协会被评为全国十佳,学生的舞蹈上春晚……这样的教育成就与辅导员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东北师大努力探索辅导员人才培养的科学化之路,推动辅导员队伍结构由“扁平式”向“金字塔式”转变。目前,辅导员队伍中有8人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6人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

    构“塔架”——创设辅导员人才成长“三通道”

        去年,学校出台了《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岗位聘用实施办法》。“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坚持学术水平与工作实绩并重的原则。”副校长杨晓慧介绍说,重学术水平,主要体现在辅导员评聘的学术条件与学校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类教师完全一致。这种高标准在全国高校中也属少见。重工作实绩指学校实行“辅导员工作实绩一票否决制”,量化标准、严格管理。

        学校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组建“辅导员硕博联合培养班”,每年拿出20个指标,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校辅导员)硕士、博士的专门培养。在辅导员专业学位提升方面,构建形成了“骨干选苗、硕士优化、博士精育”的成长通道。每年从学生、校院主管部门、岗位技能等六个方面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评价考核,选取综合成绩前20%的优秀辅导员攻读辅导员硕士或博士学位。

        为解决辅导员在行政维度的身份与发展问题,学校实施了“二四八”模式,即在辅导员岗位工作满两年、四年、八年的,经考核合格,分别定为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职称评聘、学位提升、行政发展三个成长通道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形成了与辅导员队伍特有的职业身份和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人才成长路径体系,为高层次辅导员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夯“塔基”——实施“辅导员全员素质提升计划”

        “全员培训、全员研讨、全员科研,一套完整的制度保证了辅导员的素质提升,因为他们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的落实与辅导员高层次人才的质量水平。”杨晓慧说。

        每年新留任辅导员都将接受理论知识、岗位基础、工作实务、经验实践四个主要维度的全员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获得辅导员工作资质。辅导员每工作满四年、带完一届学生后,还要进行深层次的系统培训,促使辅导员反思工作、拓展视野,提升科研能力。

        新时期,大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差异性日趋明显、不同年级学生中的辅导员工作差异性也日趋明显。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开展了全员工作研讨制,即将本科生辅导员按所带学生年级分为四个组,选派讲师级以上的辅导员骨干担任各组召集人,组织开展学生思想特点的调查研究与典型工作案例研究。至今,已连续三年开展全校范围的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研,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次分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客观依据。连续四年开展辅导员工作案例研究,共积累学生成长问题案例1700余个,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对其中521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剖析,进一步增强了辅导员对学生个性化指导的科学性。

    垒“塔尖”——启动“辅导员骨干精育工程”

        在整体拉动的基础上,学校还不断搭建平台,整合力量,对辅导员骨干进行重点培养与打造。

        重大应用性课题介入平台。学校依托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高层次科研项目,将辅导员骨干纳入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等科研项目等研究。让辅导员骨干从一起步,就介入最高层次的理论应用研究。

        导师组培育平台。学校组建了由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组成的“讲席专家组”。每人每年至少用一个月到学校为辅导员硕士博士授课,实现辅导员骨干与大师对话。针对辅导员工作的多学科特点,学校还选聘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组成涵盖教育学、心理学等四个一级学科的“多学科导师组”。音乐学院辅导员任丽涛是中心2009级博士生,研究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的接受问题,“这需要掌握和运用大量的心理学知识。学校除了给我配备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师外,还给我配备了一名专门的心理学导师,在我的研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她说。

        海外项目培养平台。学校与美国斯坦福大学青少年研究中心、莫斯科大学德育研究中心等达成联合培养协议,每年选派3—4名辅导员赴国外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研究,使辅导员骨干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汲取有益经验。

        (本报记者 曾 毅 本报通讯员 杨 思)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