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摇篮,政府的思想库”,打开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网站,首先进入视野的就是这两句“豪言壮语”。十年之间,这里不仅走出了一批批“领导者”,也成了政府决策过程中名副其实的“思想库”。
一份报告催生一流学科
走进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学院综合大楼,谁都不敢相信,十多年前这里只是一个“不起眼”成人教育函授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改变源于一份报告:1998年暑期,华中科技大学领导在听取院系发展规划工作汇报时,一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报告获得了高度重视,撰写者正是院长徐晓林。
2000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被列为全国首批24所试办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学校之一。次年,公共管理学院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学院只有一个专业、3间办公用房,连办成立仪式的花费都来自校友捐赠。即便如此,“创业者”们依然立下壮志: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公共管理学院。
十年过去,公共管理学院拥有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数字政府管理、公共安全预警与应急管理、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等多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与此同时,学科建设成就也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同。钟书华教授对“科技举国体制”的探索、谭术魁教授对“小产权房”的建议、徐顽强教授对“产业链招商”的建言,均得到了有关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评估中,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并列第四名。
“两进两出”孵化一流师资
建院之初,公共管理学院采取了大量借助“外援”的策略:聘请学界泰斗、有“MPA之父”之誉的夏书章教授为名誉院长,跨院系借用教师讲授基础课程,跨校、跨行业聘请兼职教授讲学,邀请国外著名大学学者来校授课。此举不仅缓解了师资不足的问题,更带来了与各种学科相交叉、渗透、融合的新思维。
“引进再培养”则是学院快速壮大专任教师队伍的成功策略。学院从国内外引进高水平博士,再实施“两进两出”战略,为他们提供“进政府门、进国外名校门”和“出校门、出国门”的机会,以此拓展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水平。
到2010年11月底,学院中青年在编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和在美、英等国名校进修留学的经历,先后有26名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访问、进修和进行学术交流。城市管理系王冰博士,2002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该院。2003-2004年,他赴英国剑桥大学经济政治学院进行一年的访问研究,后又赴冰岛大学经济学院进行了两个月的合作科研。王冰在国内较早开展幸福经济学研究,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已成长为学校文科院系最年轻的教授、博导之一。
2005年,马连杰教授当选为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导者论坛”会员,并获选为“全球青年领袖”。他曾先后两次参加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及“全球青年领导者论坛”年会。
“三化模式”培育一流人才
学生可以随时插话提问,可以跟老师辩论,可以反驳教科书上的观点……在蒋天文副教授的课堂上,这样“热闹”的场景并不少见。2009年,在全校评选的“学生最满意课堂”前14名中,公共管理学院有3位老师入选,在文科院系中绝无仅有。
为了使人才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共管理学院推出了“国际化、信息化、工程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和国际化视野在公共管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努力培养和塑造具有分析、处理和驾驭国际国内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能力的高级专门管理人才。
学院为本科生安排学业导师,鼓励他们像研究生一样搞科研,还为此专门制定了《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奖励办法》。与此同时,将人文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个一工程”,规定学生在校四年必须背诵100首唐诗宋词,熟读100篇文言文,阅读100篇专业经典文章,背诵100篇英文名篇,学唱100首英文歌曲,并以古诗词朗诵比赛、英语学习汇报演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
2009年10月,学院研究生胡世琼凭借独特的创意,摘得武汉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冠军桂冠,获得9万元奖励;2010年8月,本科生李裴华参加在马来西亚举行的“全球大学生领袖会议”,成为湖北高校唯一参与者。(本报记者 夏 静 本报通讯员 张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