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在佛的眼中,世间万物的任何一个微粒都可以折射出整个世界。一件很小的东西里也可能隐藏着很大的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里也可能隐藏着大智慧。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点滴,只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都会发现其所蕴含的独特意味。
《红楼梦》在中国是一个奇迹,从清乾隆年间面世以来,它就一直受到人们特殊的关注,各式各样的议论不绝于耳。20世纪50年代后,《红楼梦》更是身价百倍,万众瞩目,形形色色的解说分庭抗礼,层出不穷的论著汗牛充栋,《红楼梦》研究已经成为世上罕见的显学。
其实,还本复原,《红楼梦》终究不过是一部小说,关于它的诠释,自然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只不过是对文本的各自阐发而已,在这个意义上,鲁迅那句广为人知的论述是最通俗的解释:“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从阐释学的角度来说,对于《红楼梦》的任何诠释,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应该有其存在的理由。
湖南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王蒙的红楼梦》是王蒙先生最新一部关于《红楼梦》的专著,也是一部很有个性的红楼梦解说。作者在“跋”中写下了一段意味深长的文字,可以视为本书的“文眼”或关键:
某虽不才,愿意以一个真正在人生中翻过几个筋头的人的身份,以一个真的爱过苦过做过牛马的人的身份,以一个写了一辈子小说的人的身份,作出对于《红楼梦》的真切发现,给亿万读者见证。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种发誓赌咒的狠劲儿很有点像天桥街头卖大力丸的招数。不过,放眼望去,这种狠话似乎只王蒙先生才有说的资格。举凡略知王蒙先生经历的人,都可以深切体会到这段话中所蕴含的酸甜苦辣、人生况味。在这样丰富且复杂的人生历练与感情体验中,《红楼梦》已经成为“世事洞明”的学问和“人情练达”的文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形象的图说。
在王蒙先生的笔下,“《红楼梦》的档案意义、历史意义、文化学意义常常冲击了它的小说性。”于是,人们从秦可卿故事中可以找出性和盛衰兴亡的联系,从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到中国人情面文化的奥妙,从贾府的人际关系洞悉了中国政治文化架构的精微。荣宁二府中的大事小情,男男女女的悲欢离合几乎无不成为传统文化各种面貌的生动注解,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绝妙隐喻。
于是,王蒙先生的这本书就成为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人们在字里行间看到的不再是生活在几百年前大观园中的虚拟人物,也不是历史上可能存在的浮华世家,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天天接触的现实人物:凤姐儿在荣府的纵横捭阖好像是一个精于权谋的主管,勤勉贤淑的袭人实际上是一个“高级进谗者”,贾母的慈祥和蔼背后深藏的精明和警惕性仿佛似曾相识的领导,狐假虎威的王善保家的依稀就是那个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的小人……在王蒙先生的笔下,《红楼梦》已不再是一本人们所熟悉的古典小说,而是现实的翻版、生活的写照,“是生活,是世界,是大活人、好人和坏人、男的和女的,是你我她都能感悟的人生!”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这是一种哲学,是一种世界观。不过,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这却是需要大智慧的。《红楼梦》是一本博大的书,王蒙先生从中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千姿百态、读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这也是一种智慧,一种眼光。你可以不同意,但你却不能不说他说得很有道理。溺水三千,我取一瓢饮。《红楼梦》的博大,为各种解释提供了可能;王蒙先生的独特经历和睿智的眼光,则为他最新的解释作出了选择。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这是中国传统文人最擅长的一种抒发自己胸怀的婉转方式。在这方面,王蒙先生可算尽得古人奥妙。
《王蒙的红楼梦》(讲说本)
王蒙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