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人均每年看2次电影,平均票价为15.05瑞士法郎。”瑞士联邦统计署近期公布的一项20年来首次在此领域调查结果显示,瑞士2009年的电影观众数量达1525万人次,其中观看瑞士电影的观众占3.4%、美国和欧洲影片的分别占68%和26.3%;德语区平均票价15.52瑞郎、法语地区为14.13瑞郎、意语地区为13.79瑞郎。
瑞士国小民富,在欧洲属于消费指数较高的国家。但对税前月平均收入近6000瑞郎的瑞士民众而言,区区十几瑞郎的电影票价确实是“小菜一碟”,况且,瑞士电影票价基本长期稳定,1995年平均票价为12.82瑞郎、2000年微涨至13.40瑞郎、2005年升到14.34瑞郎,而且对儿童、老人和学生普遍实行优惠政策。另外,电影院还推出为期3个月的30瑞郎和50瑞郎影票优惠卡,凭此卡可以购买不同折扣的影票,非常适合常看电影的观众。
瑞士拥有4个语言区,除罗曼什语区外,德语区、法语区和意大利语区均有自己的电影产业。2009年瑞士共生产电影和电视长片111部、短片118部,其中大多为资料片;2008-2009年度瑞士还合作拍片71部。据统计,63%的瑞士民众每年至少进一次影院,其中看1至3次和4至6次电影的民众占27%和18%;看6至12次和12次以上电影的分别占11%和7%。
瑞士首次公开放映电影是在1896年日内瓦国家博览会上。电影业的发展则起源于上世纪初。1918年瑞士建立了第一家电影公司,专门拍摄惊险片和滑稽片。该时期故事片和纪录片的制作与放映主要集中在德语地区,国内市场也大多放映外国影片。进入20世纪30年代,由于纳粹势力侵蚀整个德国,瑞士政府决定禁止进口外国电影,旨在避免邻国宣传片影响国内。自此,瑞士电影业有了飞跃发展,也出现过一些影星。但随着战后瑞士电影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大量国外影片强烈冲击了国内电影市场,导致很多本土影星外流。
针对低迷的民族电影艺术创作,瑞士政府对此曾给予极大关注。1958年瑞士在《宪法》中增加了关于电影事业的补充条款,1963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国家对新闻片、纪录片、科普片和教学片的生产给予资助的法令,1970年该法令又拓展到故事片的创作。联邦政府在培育电影市场上也做出不懈努力,瑞士于1948年在洛桑成立了国家电影资料馆,1935年还曾创刊了电影刊物《瑞士电影》。除较有声誉的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之外,瑞士还定期举办面向世界的日内瓦国际自然影片电影节、洛桑国际军事电影节、洛桑国际青少年电影节、洛桑世界先锋派电影节等。
目前瑞士大约有1200名电影人,电影业每年能获得国家和私人资助额约5000万瑞郎,每年票房收入基本保持在近2亿瑞郎的规模。据了解,2009年瑞士全国电影院有302个、放映厅559个和影院座位11万个;去年瑞士各地影院放映了1523部电影,其中410部为首映电影。
(本报日内瓦12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