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南民族大学,开设仅仅6年的应用心理学无疑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但就在这短短6年之间,应用心理学专业完成了从无到有再到强的蜕变,成为学校全力培育的又一个“品牌”。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引领着民大学子探寻触发心灵的“密钥”。
机制创新:打造“人才特区”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为应用心理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也提供了许多新的课题。为了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同步,中南民族大学开创性地提出了“项目管理制”,从教材体系、校本课程、课酬标准等方面深化改革,力争将应用心理学打造成中南民大的“人才特区”。
培养机制的改革,激发了师生的创新热情。2007年,应用心理学专业教研室主任田晓红获得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个人,并于2010年获得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突出贡献奖。在“全国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暨心理学专业发展与创新”会议上,中南民大教师王磊受邀做主题发言,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他提出的改革模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近年来,由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成立的心理协会在各种竞赛中屡获佳绩:2006年获得“江城之星”高校心理健康知识大赛一等奖,2008年获得心理健康情景剧比赛一等奖;2009年,“学长计划”荣获第一届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今天学到的东西将一生受益!”一名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如此表达自己的学习心得,“相信自己会在前进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我相信自己,我能!”
教学创新:推行“小班模式”
在大学三四年级的专业选修课教学中,中南民大将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化整为零”,分成25人左右的小班。“小班模式”并不是简单的人数加减,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在小班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学生们不用举手,不用站起来,可以随时发问,大胆发言,敢于质疑,谁能提出更专业、更有建树的观点,谁就可以获得更高的课程评价。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在研讨式的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全新的学科框架,并在其中渗透学术规范的训练。
在教学中,教师也会有意布置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一般是一个开放性的课题,一个小组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甚至一个班级内的小组联合也不可能完成任务,于是跨班的联合、甚至跨年级的团队联合都出现了,四年级和三年级的同学带领二年级和一年级的同学进行专业实践。由此,一种“传帮带”的良好学习氛围愈渐浓厚起来。
为了适应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南民大在课程设置上也动起了“手术”。学校将应用心理学专业所有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践课程三个模块,结合学校实际与学生成长需要,对课程结构进行了系统的优化。目前,这一专业的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比例由原来的17:1变为现在的7:1,学生每学期可以“节省”出70个课时的时间,投入到专业实践与自主学习之中。
实践创新:延伸“专业链条”
“要把整个学校、整个社会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基地,服务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南民大校长雷召海认为,服务功能始终是应用型学科的根本所在。
为此,应用心理学把实践作为专业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12个规范化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包括团体咨询室、个案咨询室、心理测量室、生物反馈室、沙盘游戏室等。这些工作室,既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师生的实践基地,也对全校师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
与此同时,学校探索出了“学生咨询+个人体验+教师督导”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心理咨询过程与训练》课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做6次以上咨询,然后以督导的方式报告咨询过程,再由教师和其他同学对其咨询提出建议。这种形式,不仅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也受到其他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同行、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的高度评价,引得武汉各大高校师生纷纷前来观摩。
“学生很优秀,综合素质很高”、“专业知识扎实,学习态度认真”,这是兄弟院校对中南民大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评价。2008届本科毕业生李顺美的毕业论文,获得中国地质大学资深的精神分析治疗师吴和鸣教授的高度评价,认为此文“具有博士层次的思考”;2007级学生马宁利用所学,在家乡社区开设社区心理咨询室,大受社区居民欢迎。(本报记者 夏 静 通讯员 魏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