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长沙市一所小学,一群8-10岁的孩子组成了一个“少儿政府”。和政府机关一样,“少儿政府”下设1名市长、2名副市长,还配有纪检委、法院、公安局、美德银行、卫生局、体育局、旅游局、交通局和广电局9个部门,在各部门还设有副职和干事。过去我们常常听闻班干部竞选激烈,今天在一个小学里看到如此“机构健全”的“少儿政府”,还是免不了大吃一惊。
该小学校长认为,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大,自我意识较强。当上“小官员”后,学校秩序、日常生活、人际关系都与其密切挂钩,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能让学生更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和各种能力。
的确,自信心、服务意识、团队精神等等,这些对孩子们的成长自然非常重要。然而,凡事都要有度,不能出格。类似这种让少儿组建政府的做法,太不切合小学教育的实际,无疑偏离了教育的本义。
少儿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尝试。然而,尝试也好,创新也罢,还得围绕孩子的特点来进行,不能无视教育对象而采取过于“成人化”的方式开展教育。且不说教育孩子从小树立“官念”本就荒唐,即便“官念”也是教育的一课,那么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理解能力等,根本达不到“政府”这一层面的管理要求。用“少儿政府”来培养、锻炼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管理能力,显然搞错了对象。
无独有偶。最近有媒体报道,浙江一所小学选大队委,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网上投票。竞选者为了拉票绞尽脑汁、花样百出,演讲、海报一样都不少,有的甚至动用了海外关系。结果当选者独揽7万多票,而这个学校总共才有1100多名学生。面对这场闹剧,学校的解释是:网络投票只是想向社会推介学校和学生。尽管学校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此欠妥的方式却造成了对孩子弄虚作假的错误引导。
在上述不良现象滋生和蔓延的背后,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不可轻视。首先是一些家长官本位意识超强,希望一踏进小学的门槛,就开始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其次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动辄向学生封官许愿,就是所谓的赏识教育。还有就是一些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污染,似懂非懂地认定“当官才算有出息”。正是这样的事出有因,所以还须引起学校、教师、家长的足够重视。教育手段的创新不能盲目模仿、更不能操之过急,我们应该把这仅有的纯真和公平留给孩子。若任由可怕的权力意识,像现在这样密集地渗透到中小学校园,势必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