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让千万人闻之色变的“瘟神”——克山病,被他治得服服帖帖。
在他近半个世纪的科研工作中,他为克山病的预防与治疗作出了杰出贡献:提出克山病的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说,并以此学说开展克山病防治,使全国克山病病情得到了控制。
他就是我国著名地方病学专家、原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于维汉教授。
2010年11月17日零时10分,于维汉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叔叔一定会找到这个‘瘟神’!”
北风卷着白雪肆意地侵扫着东北农村,在黑龙江北安县的一个小诊所里,一位14岁男孩用微弱的声音对医生说道:“我死了,把我埋在妈妈的脚下吧!”年轻的医生紧紧握着男孩的双手,无力挽留的愧疚让医生无言以对。
这是195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正是北方农民歇冬过小年的时候,一股不祥的气氛却笼罩着黑龙江省一些村屯。从1935年11月,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70口人不明原因死亡后,20年来,每到冬季,都会有不少人因这种疾病很快死去,村民们都害怕这个“瘟神”找到自家。
冬天又到了,许多村民都难逃这种厄运,几十个村民相继死去。刚刚送走爸妈、姐姐、大爷的娃子不久也躺在了病床上,等待生命的终结。十几个小时的抢救没能使这个小生命停留多久,就在这个寒冷的冬夜,男孩走了,身上还盖着医生脱下来的黑色大衣。
“孩子,不要怪叔叔无能,没能留住你,叔叔一定会找到这个‘瘟神’!”
说话的是一位年轻、帅气的青年医生,这一次生命的陨落彻底触动和激怒了这位年轻的医生!从此,他与这个“瘟神”展开30余年的生死对决,终于用他的勇敢、睿智、善良和才华赶走了“瘟神”,挽救了千万生命。
他就是拯救困扰我国黑、吉、辽等16省区309个县(旗)、1.24亿病区人口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防治专家于维汉教授。
在浓浓读书氛围中长大的年轻内科主任
1922年1月28日,于维汉出生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父母都出身书香名门。父亲深受考取清朝同治四年二甲进士的外公影响,非常看重子女教育,在家中建了男女读书房,于维汉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慢慢长大。上学后,功课优秀,中学仅读四年就考取了伪满洲国满洲医科大学。
1945年,23岁的于维汉从伪满洲医科大学毕业。当时特定的东北社会环境,阻断了他留学国外的梦想,于是他进入大连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读博期间是于维汉一生中难忘而浪漫的时光。白天在临床做住院医生,下班做实验、写论文。华灯初放时,坐上电车,听着如音乐般咣当咣当的声音,于维汉惬意的一边总结一天的实验结果,一边计划第二天要完成的工作。回到家中,在温馨的灯光下,在父母深情目光的抚慰下,快乐地享受他们准备好的饭菜。两年规律的研究生生活很快过去了。
1948年,于维汉奉命来到哈尔滨市原东北军区卫戍医院。1949年,年仅28岁的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担起了内科主任的重担。
到克山病的多发区去
于维汉从大学时代开始接触克山病。
克山病,是一种骤然发作,多在数小时或一两日内死亡,且发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的疾病。据史载,克山县张云辅屯(今光荣村)在1935年冬死亡70口人。当时,由于原因不明,人们便因此命名为克山病。
1943年10月,于维汉在满州医科大学讲堂听到了日本原亨教授有关克山病的临床讲座。当时病人是克山县西城镇光荣村董姓中年妇女,诊断为痨型克山病。原亨教授讲述了他们有关克山病的研究和现场治疗及病理解剖情况,介绍了关于克山病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学说、实验室研究、动物实验和现场预防等,这是于维汉最初对克山病的浅显认识。
1949年春,于维汉诊断了一位从尚志县农村来的山东移民,当时诊断为慢型克山病,经治不愈,病死于心力衰竭。病理解剖证实,确诊为慢型克山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医科大学诊治的第一例克山病。
1953年冬,哈尔滨医科大学接受省委指示,派于维汉副教授参加克山病抢救、调查研究。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参加克山病防治研究工作。
当他亲身踏入黑龙江省北部克山病发病重病区克山、北安、德都等县抢救克山病时,在德都小六组村看到一个小女孩,有些浮肿,检查有蛋白尿、轻度血尿,他毫不犹豫地诊断为急性肾炎。当地抢救员却说:这就是克山病。当时不知该怎样去治疗这个小孩,2个小时后孩子死了,他惊呆了。后经尸检解剖,发觉诊断错了。以后又接连不断地诊治多例这样的病人,但几乎都在诊断后2个多小时死去,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眼看病人在痛苦中死去,病人陷入绝望之中,于维汉内心感到震撼。
他在想,他们能在这里生活一辈子,甚至死于地方病,我就不能在这里生活几年吗?他决心在病区继续工作下去,走出实验室,去现场积累资料,开展克山病预防研究和抢救工作。
于是,刚过而立之年的于维汉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下,怀着挑战克山病的炽热情怀,选择了另一种生活,到乡下、到克山病的多发区去,制服瘟神!
数十载艰辛,换回亿万生命
虽然叫“克山病”,但这种病不仅限于克山县,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很多省的农村均有此病发生,老百姓称它是“快当病”、“羊毛疔”、“攻心翻”。1941年,此病在克山县北部各村蔓延,死亡近300人。1953年,控制和消灭克山病,对于医学界还是一项新课题。
刚到病区时,于维汉还不完全认识克山病,又找不到可供参考的资料。他意识到,必须自己动手,从接触病人、掌握病情、积累资料做起。于是,他在病区不分昼夜地诊察、治疗、抢救。最初,效果不理想,有的病人抢救过来了,但多数病人在抢救中死亡。他更加勤奋地调查病情,研究防治措施。他常常赶几十里、上百里去病人家,顾不得暖暖冻僵的手,就跪在炕上为病人诊病。为抢救重患,他常常几天几夜不休息,实在困得受不了就蜷在病人身旁眯一会儿,饿了甚至连农村人都无法下咽的馊饭、冷饭他也能充饥。每到冬天发病的季节,于维汉和他的助手就在克山、北安、克东、德都等地的克山病病区没日没夜地奔波。
头场雪,小年前后到次年3月份左右,是克山病的高发期,也是于维汉最忙碌的时候。1953年到1985年32年间,于维汉有十多个春节在克山病重病区奔波。爱人生两个孩子,他都没在跟前,而在克山病区防治一线,哪里有克山病患者需要急救,哪里就有他;哪里有克山病病人死了,送葬队伍里就有他的身影。而自己的母亲,他却没能送一程。那是在“文革”期间,于维汉被当成反动权威接受审查,当他从隔离所被放出来时才看到母亲去世的电报,他泣不成声,这是他一辈子的心痛。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是黑龙江省和全国克山病病情最严重的时期,抢救病人是第一位的。于维汉在一些病区应用过樟脑注射疗法抢救急性克山病,有时一个病人一天竟用上百支甚至上千支樟脑注射液,而疗效甚微。其间,他还用过升压药物和冬眠药物,效果也不理想,死亡率仍很高。经过反复比较、推敲、探索,1957年于维汉试用葡萄糖代替樟脑,采用亚冬眠适当补液的办法,抢救急症病人,收到意外效果。1958年12月31日,他在克山县北合村果断地把100毫升葡萄糖和一个剂量的冬眠1号注射到重症克山病病人那立民的静脉里,病人即刻消除了恶心反应。这一天,于维汉给那立民注射了三次,病人病情迅速好转。后来又把同样的药物用在四个重症病人身上,看到了更好的效果,心慌的农民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从此,于维汉教授提出并应用于临床的亚冬眠和适当补液疗法就成为抢救治疗急型克山病人的通用疗法,急型克山病的治愈率遂由30%提高到95%,这是克山病防治史上的一大突破。接着,在60年代,由陕西提出在黑龙江广为试用的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疗法也收到显效。这两项防治成果的推广,使黑龙江乃至全国急型克山病的病死率骤然下降,从60年代初期起,基本上控制了因急型克山病致死的问题。
1964年,于维汉教授在富裕县建起了克山病防治观测站,同年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领导小组决定在哈医大创建克山病研究室。围绕克山病地区微量元素、蛋白质、维生素等与克山病的关系,于维汉教授对1.6万人做了22年的综合性研究,并系统地诊治了6000多名各型克山病患者,主持500多例死亡病例解剖,做了5000多次动物实验,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他发现病区居民膳食结构单一是引起克山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于是他倡导用大豆及其制品改善病区居民膳食,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于维汉教授提出了“营养缺乏”学说。
在长期防治实践中,于维汉还找到服用毛地黄治疗慢型、亚急型克山病的方法。经临床治疗,75%以上的患者心力衰竭得到控制。其后,他又总结出服用毛地黄和改善膳食结构的结合疗法,使克山病不但可以医治,而且一些病人还可以根治。
一个威胁人类生存、困扰我国黑、吉、辽等16省区309个县(旗)、1.24亿病区人口的“瘟神”——克山病,基本被控制了。
50年来,于维汉一直致力于克山病的研究,其成果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他因此成为全国闻名的克山病防治专家,被同行称为我国克山病防治泰斗。1984年,他主持领导了由7省市、17个防治科研单位组成的历时三年的云南楚雄克山病综合性科学考察,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和全省的克山病防治工作。
于维汉的研究成果也引起了国际心肌病学者的关注。1979年以来,他先后15次赴日、美等国家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1982年他应邀出席了在布拉格召开的第14届世界内科学会议,被选为心肌代谢组执行主席。1984年,他在东京心肌病国际学术会上发表的论文受到高度评价。
于维汉的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科研奖励,4次获全国科技大会奖,4项获国家医药卫生成果奖;他所主持的楚雄克山病综合科学考察获1990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百篇,专著多部,其中,他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与环境图集》,为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地方病控制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1997年,于维汉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给的补贴他分文不取
他公私分明,淡泊名利。当选院士后,国家每年给院士一定的补贴,他坚持不取。2000年,他提出设立“于维汉院士贫困大学生奖学金”,资助贫困优秀大学生。一次,他对照顾他工作生活的同志说,“我心里不得劲”,因为一位受他资助的贫困生买了一件毛衣,引起周围人的议论。于维汉院士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买件毛衣美一美有什么不可以的?”
从1978年担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到1983年当校长,再到1984年至今当名誉校长期间,经于维汉牵线搭桥,哈医大共派往日、美、加、英等国家和地区著名医科大学研修、攻读研究生和参加学术会议人数多达2560多人次,为哈医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从教近60年,1978年起开始培养心血管疾病和地方病(克山病)的研究生,20多年来共培养硕士生38名,博士生32人,他们正在国内外科研机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回到克山病病区,乡亲们抢着请他到家吃饭
2004年,82岁高龄的于维汉院士因病突然昏迷,从此再也没有醒来。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哈医大领导和医护人员始终牵挂着他,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救治,期待于院士再次苏醒。
然而,于院士始终没有醒来。
在子女眼中,父亲没有一丝古板,而是一位兴趣广泛、热爱生活、对子女教育严格的慈父。
想到父亲和病区人民在一起的情景,于院士的儿子于秉柯说:“上世纪80年代初,每逢过春节,父亲就会带着我们下乡到克山病病区——富裕县繁荣乡过年,车子刚一进村,全村的人呼啦一下子就围过来,抢着让父亲到家里吃年饭。早上5点钟,就有人拉着父亲过去吃饭。10点钟,又来一拨人将父亲抢去喝酒。中午,几家人合着一起请我们一家吃饭,父亲从不推辞,谁请都去,到谁家都喝酒,跟大伙有说有笑地聊天,就像一家人”。
如今,看着父亲当年喜欢用的咖啡壶,于秉柯禁不住潸然泪下。他说,回到家中的父亲喜欢伴着贝多芬的交响乐,饮酒、喝咖啡。还喜欢游泳、打猎、收集烟斗、看书。他指着父亲生前最喜爱的书柜说,这个书柜下面是酒柜,工作时,父亲喜欢立着一个“难得糊涂”的小标牌,休息时,小标牌就变成了带箭头的“酒吧”,意思是,休息了,可以喝酒了。他还动情地回忆起父亲在80岁高龄时仍喜欢在大江大海里游泳,而他还游不过父亲。(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