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25日电(本报记者 金振蓉 通讯员 邵斌)“10年,4个车型382辆车,行程1200万公里,惠民7800万人次”,被誉为“流动科技馆”的科普大篷车不止是这几个简单的数字,其“足迹”已经遍布了我国的大江南北,赢得了基层群众的交口称赞。
长期以来,以科技馆为主的固定设施是我国科普工作的主流手段,而且基本上集中于经济、教育发达的大中城市,面向基层的科普工作缺乏有力的工作手段。2000年,中国科协借鉴国外科技传播的先进经验,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发起了“将科技馆‘搬到’车上,为基层群众送科普”的项目——科普大篷车。
2001年的一天,阿诗玛的故乡——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上蒲草村的农民方学兰早早来到了县城,这里正在举办中国第一辆科普大篷车的现场活动。她惊喜地发现,那些在书本、电视上看到的科学知识,不仅在展品说明和讲解员讲述中看个明白、听得仔细,而且还能在实物科技模型上动手操作、体验。这让一年到头偶尔只能看场电影的方学兰大为惊奇。
“科普大篷车要是能多来几次就更好了”,这不仅是她的心声,也是很多现场群众向工作人员的要求。10年过去了,云南的这个中国第一台I型科普大篷车已经光荣退役了,10年间,驶遍了全云南省的16个州(市)、129个县/区,为群众发放了3万多张科普光盘、15万册科普挂历和300多万份科普资料。
10年来,中国科协共为西部地区配发了210辆科普大篷车,占全国配发车辆总数55%;10年来,1000多名科普大篷车工作者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学校、社区、集市、部队、企业、机关、田间地头……
(详细报道见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