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发展哲学的新进展

    作者:文丰安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3日 11版)

        发展哲学是一门以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分支学科,是发展观的深层逻辑架构和理性表达,它从宏观上和整体上把握发展的总体特征、方向和趋势,以求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力、精神力和驱动力。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是中国社会腾飞的时代,也必然是发展哲学创新的时代。发展哲学在新世纪有了新的进展,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要求,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互动中确立研究方式,对发展哲学进行富有创新性的研究,使发展哲学真正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发展哲学的新思维:人类、环境和经济协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于人类、环境和经济协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早已提出。一方面,马克思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生态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离开自然环境,人类的所有活动便无从发生。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效率就越高。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的界定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不仅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还以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妥善处理好人类、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既安排好当前的发展,又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着想,这样,整个人类社会才能得到协调一致、互动平衡的生存和发展。

        到了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日益成为学界和大众所接受的新的发展哲学理论,它是人类对于传统发展观的反思,要求人们所从事的发展活动,不仅突出人在发展创造中的主体性地位,还要将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统一起来考虑,走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的道路,实现由高代价的发展模式向低代价的发展模式转变。人们要转变以往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在决策和实践过程中既要考虑现代人的利益,又要考虑未来人的利益;既要考虑地区、国家的利益,又要考虑全球利益;既要考虑经济利益,又要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达到现代与未来、局部与整体、经济与环境、社会与自然在发展上的协调一致。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哲学意义上倡导一种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活”方式,是发展哲学的革命,是发展哲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是倡导人类、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绿色思维”。  

        发展哲学的新使命: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利益结构和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差序格局中构建中国本土的发展哲学,需要以时代视域总结马克思的理论遗产,在重新理解中激活马克思的思想资源,这是我们推进发展哲学创新的基本路径之一。

        发展哲学的新使命,就是要在当今社会,重新发现和真正恢复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发展哲学是真正解放人类的哲学,是一次对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启蒙和复兴。发展哲学真实地立足于人的生存现实,着眼于实现人的本真存在,体现人的生命价值,帮助人克服生存困境,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与生存境界,推进人的现实发展,从而使之逐步走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新境界。发展哲学力求在哲学理性的层面上,帮助人类正视自身与自然、他人与社会的联系,理解人在自然界和社会历史中的真实地位,理解主体发展中各种因素创造价值的意义源泉作用,进而引导社会主体自觉地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发展哲学肯定了人的中心地位,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人类的需求不断满足的过程,同时也是客体发展的规律性的过程,即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发展哲学实现了从物本到人本的转变,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其理论的核心价值——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把人作为维护人的利益的一种需要、追求和目的,将人作为发展的一种尺度、原则和要求。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展哲学的核心是坚持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发展哲学看来,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世界和世界观的,人通过发展实践,将一切发展中的要素、一切他人、一切涉及自身发展的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在理性高度构筑起一个系统的世界图景。这一世界观是主体发展的产物,是主体发展的写照和反映,在哲学理性的层面再现了人的真实存在。其次,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强调了发展中的人的主体性地位。人的主体性地位在于人在活动中处于能动的主导方面,人是社会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承担者。人是实践的主体、认识的主体、评价的主体和审美的主体。以人为本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承认人,而是要明确人在发展中的主体性本质。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才是真正地从人性出发,从人的本质出发,既深刻地表现人存在的目的,又充分体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原则的真实主旨。最后,发展哲学指出要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类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根本。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实现离不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进步,一切经济发展活动和社会发展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为了人的本真存在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发展哲学实现了哲学主题向现实世界的回归,向现实生活世界的转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精神,体现出对人的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注,将终极关怀与当下关怀,抽象关怀与具体关怀密切地统一起来,真正将哲学与时代、民族、人民、个体结合了起来。发展哲学新问题的产生不仅昭示着发展哲学的研究正在向更大的领域扩展,同时也标志着发展哲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