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把“星光大道”铺到百姓脚下(上)

    作者:本报记者 李 韵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3日 02版)

        《星光大道》,中央电视台综艺栏目,在电视荧屏上赚足眼球、在社会各界赢得口碑,在现实中却十分低调。距中央电视台不远,一幢极不起眼的小楼,《星光大道》栏目组就蜗居在这里的几间房中。狭窄的走廊里,挂着巨幅剧照:阿宝、凤凰传奇、茸芭莘那、李玉刚、杨光……一个个原本与“明星”二字毫无瓜葛的普通人,走过《星光大道》之后星光四射,因为——

    这是一方百姓圆梦的舞台

        《星光大道》的报名条件如下:“针对人群:不分年龄、不分唱法、不分职业;报名时间:随时;报名方式:网上报名或邮寄资料;所需费用:无”。正是这种零门槛给了普通人圆明星梦的机会。

        被誉为“当红男旦”的李玉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初我之所以选择《星光大道》,就是因为它不要背景、不要资历、不要金钱,只要有才能就能登上舞台。”由于表演形式是男扮女的反串,比较另类,身边的人都说登上央视这样的舞台可能性不大,他几乎灰心放弃。可是几个月后的一天,他接到了栏目组导演的电话,“我的人生就此改变了。”李玉刚说。

        回顾一下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明星,就不难发现,所有的人原本都是默默无闻的草根,却又都“身怀绝技”。正是在《星光大道》上,他们不为世人所见的才华展示出来、被认可,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走上了职业演艺的道路。

        记者在栏目组采访时,正巧有两位报名者来面试。过程很简单,报上姓名、职业后,演唱和展示才艺,临走前填写一份基本信息的表格,留下联系电话。40岁的黄女士是一家公司职员,从小爱唱歌,进行过专业训练,但由于年轻时家境条件所限没能走上职业歌手的道路。“登上舞台是我的梦想,不论名次如何,只要能登台我就心满意足了。”黄女士笑着说。

        其实抱着黄女士这种心态的报名者非常多。大家都明白,明星永远只是少数。对于绝大数参与《星光大道》的选手来说,名次不是终极目标,他们获得是自信与勇气,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的认可,因为——

    这是一条点燃希望的大道

        刘仁喜是一位大连的农民,种苹果、养奶牛都拿手的他,在《星光大道》上获得了2008年12月的月冠军。可是他并未就此改变农民的身份。“因为农村是我的根,不论走到哪儿根都在这儿。”电话里,他操着浓重的口音说,“唱歌只是爱好,不是我的饭碗。”不过从《星光大道》出名后,登台唱歌的机会多了很多。他告诉记者,本月底他就到北京参加一个音乐会,机票都买好了。如今,老刘对自己的专业要求提高了,还专门到北京上了几次专业课。他坦言,老有机会与那些大歌星同台演出,不想让人家觉着自己与他们的专业水平差距太大。“我还得继续努力。”老刘说得很认真。

        被点燃希望的不仅仅是走上舞台的选手,更多的是荧屏前的普通人。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原生态歌手就向记者表示,是阿宝的一举成名坚定了他的选择:就在他企图选择放弃原生态唱法的时候,“阿宝横空出世,我突然觉得自己面前原本模糊的道路一下子清晰起来。”现在的他,已成为职业原生态歌手。

        栏目组导演郭艳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去年,河南某监狱的狱长给栏目组写信说,他们那儿有一个即将刑满释放的女少年犯,当初因无知而酿大错,一直在积极悔改。小姑娘酷爱唱歌,很想到《星光大道》上表演,狱警们也特别支持她。经过考核,小姑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出狱后,她在人们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不错的职业,工作一直十分努力。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馈生活、回馈社会,这不仅是《星光大道》在电视上传达的信息,而且是他们在电视下具体的行动,因为——

    这是一束传播爱心的阳光

        《星光大道》关注社会边缘群体是公认的。栏目在选择选手时,除了艺术才能外,还比较在意他的身份特点,希望能代表一个群体,尤其是那些不太受关注的群体,比如残障人士、农民工等。

        2006年,他们让“凤凰传奇”在舞台上闪耀,这两个深圳打工仔的代表作《月亮之上》风靡全国;2007年,他们给了盲人歌手杨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而杨光以自己阳光的心态和挑战自我的精神,感动和征服了评委及观众;今年,他们让一对农民工歌手刘刚、王旭走上舞台,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歌声唱出生命的呐喊;还有那些来自大山深处、甚至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的选手……

        小人物在大舞台上尽情绽放,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其他人的生活。通过选手在舞台上的才艺展示,通过《星光大道》这一束爱心的阳光,那些平日被阳光照耀不多的人群,开始为越来越多人所知晓,开始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灿烂阳光。

        除了在节目中不断向观众传递“爱”的理念,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在实践着这种理念。

        走进栏目组客厅兼会议室,略显凌乱的房间里,有一个大玻璃柜,里面是一组杆栏式建筑的微缩模型。“这是一所希望小学。”栏目制片主任许志刚说。作为栏目组的元老,他对栏目的人与事如数家珍。2005年9月,第一届年度冠军总决赛时,来自云南的拉祜族小伙扎约说,自己走上《星光大道》最大的梦想就是为当地的孩子建一所小学。当年11月,栏目组便组织部分选手走进拉祜山乡,为当地失学的孩子捐建了这所希望小学。还有看望贫困家庭、患病儿童,发起举办慈善晚会等,栏目组与选手们一起积极地参与着各类公益活动。他们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影响、引领着更多的人关注弱势群体,献出爱心,把这一束阳光变成一片艳阳。

        “《星光大道》,百姓舞台”,这不仅仅是句宣传口号,它也是栏目组的工作原则。正如栏目制片人、主持人毕福剑所说:“我们要把星光大道直接铺到百姓脚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