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教育助推城市化

    ——看无锡滨湖区教育发展的科学之路

    本报记者 郑晋鸣 苏 雁 通讯员 段晨澄 《 光明日报 》( 2010年11月16日   05 版)

        从1900年创办第一所近代学堂到现在,江苏无锡滨湖区早已从传统农村、近代城郊演变为现代城市核心区。而教育作为滨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使之成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滨湖教育人以大视野、大智慧,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促进教育与社会的互动与协作,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合理布局,优化区域教育资源

        “根据‘老城区改造调优布局,新城区建设做优结构’的总体要求,将教育改革规划融入太湖新城建设,力争创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打造全国一流教育品牌,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这是滨湖区教育局局长钱江对滨湖教育区域优化布局改革的总体思路。

        在蠡湖新城、太湖新城“两个新城”建设和城市化推进的总体规划下,滨湖区本着“老校改造承神韵,新校建设重文化”的思路,通过建、改、扩等方式,先后投资近8亿元,新建10多所学校并改建了一些老校。

        在教育发展路径上,滨湖区则全面清理“公有民办”学校,以彻底解决“校中校”问题;此外,滨湖区还加大教育装备资金的投入,全面实施“一网新三机进教室”工程,即班班通互联网,配备微机、高亮度投影仪等。谈及变化,江南实验小学一位学生连说了几个“更”,“新建的学校环境更优美了,教室更宽敞了,我们学到的知识更丰富了,上课也更有乐趣了。”

    师资建设,开掘发展不竭源泉

        打造一个适应城市化发展的教育区,除了对区域教育资源的优化,还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直以来,滨湖区都十分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区内录用新教师从源头把关,实行“凡进必考”制。同时,培训提优,建立了省内第一所网上教师“研修学院”——“滨湖教师研修网”,定期举办“滨湖教育大讲坛”网上视频直播活动,并组织二期“心理咨询师”培训工作,从而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该区已有省特级教师7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508名。

        今年教师节,经过所在学校师生投票、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层层筛选,滨湖区有10位老师成为孩子们眼里人气最高的“明星教师”。一位获奖老师说:“这是我一生最值得珍惜的荣誉!”

    多元互动,营造幸福成长的良好氛围

        “少年强则滨湖强”。滨湖区在教育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抱团发展、区域联动”之路,建立了区内区外多层面、多组合、多形式的初中学校发展共同体,开展“区域大教育”。   

        为此,该区依托区域教育资源优势,建立了“滨湖大教育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引导学校打破界限,走出“文化孤岛”。江南大学体育学院被授牌为“滨湖区中小学素质拓展训练基地”,校园内的服饰馆、酒文化馆、钱绍武雕塑馆等都成为该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和课程基地,从而使得昔日横亘在中小学校与社会优质教育资源之间的“围墙”被拆除。今年4月15日,20位“530”海外归国创业博士加盟“区域大教育”,为滨湖的教育更带来了浓郁的现代气息。

        钱江局长表示:“‘区域大教育’所倡导的新型的合作教育实践和研究机制正在促使滨湖的素质教育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