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有财富,同时又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都被纳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具体范畴之中。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的相关工作,可以在以下的一些方面加以展开。
第一,认同与再认同: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可以在时间上寻找突破点,与时俱进。
如何在“时间”意义上做好文章,构建起全新的时间体系,成为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因为在“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这一命题中,对于“新时期”的解读,是确保准确定位和提出恰当传承与保护方法的基础之一。“新时期”的解读、对于时间概念的关注,是一种对于以往认同的一种再认同。“新时期”除了通常意义上的指称与过去所不同的时期之外,在我国还特指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这就为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和更加明确的方向,“与时俱进”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方针。坚持这一总方针,一方面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需要最大可能的保有传统,而且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一定的“与时俱进”的相关拓展。例如,近年来我国传统音乐中的《百鸟朝凤》的传承与革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百鸟朝凤》原本是鲁西南地区的“鼓吹乐”,是一首典型的民间音乐,但后来被成功地改编为钢琴曲,《百鸟朝凤》其实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思路,通过与现在乐器与音乐环境的结合,变向而有效地达到了传统音乐的有效保留,并进行了成功拓展。
第二,人文地理与文化生产: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同时需要关注空间的特殊性,借力文化地理学,因地制宜。
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需要关注空间的特殊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虽然通过一系列公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相关界定,并在一定范围内对其传承和发展给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但由于各个缔约国处在不同的空间之中,地理位置的转移带来了不同的特征以及不同的发展模式。因此,要恰如其分地完成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将所需要传承与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具体空间作为考察的重点。这样的地理空间的考察将带来因地制宜的发展。目前,文化地理学已逐渐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空间的考察与文化精神的发掘与传承息息相关、一脉相承,这也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视角,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能够更好地考察具体空间,并将这样的空间考察与文化精神紧密相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应该关注的重要方面与新的挑战。这样的挑战在于在原有关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别差异上向前推进一步,更深入地去关注地域差异所带来的不同性。在文化地理学的主要关注对象之中,其中的一系列重大的关注点在于对人类文化起源的关注,这样的关注正好切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相关解释。当然,文化地理学也是新时期逐渐成熟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一门学科,将这一学科的成绩,尤其是对于空间的关注与研究加入到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中,是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
第三,个人与社会:重新定位人与社会关系,建立想象共同体是完善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另一种途径。
重新定位个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在对于人的全面认同中去修正以往缺陷,这是一种建立更合理的想象共同体的方式。很多情况下,人是一个影响与联系整个社会机制的显性载体,因此,对于人的关注是一个长久的课题,而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性时,需要在惯有的认识之上加入一个更全面的关于建立起想象共同体的概念。这样的想象共同体概念,是将作为重要载体的人放置到整个的社会概念之中,真正确立起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的重新定位,促使更为科学合理的承继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观念得以建立。
我国目前已经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之中,但仍然需要更深入的拓展。这一方面表现在人才的专业化有待提升,需要有更多的专业学者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之中,切实做好相应的传承,将传承与发展通过人才将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将会为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更为有利的大环境,这样的人才培养不仅仅局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与整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息息相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全方位的工作,需要完成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多个方面的传承与发展,这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遵循。而时空观的重新构建、想象共同体的有效建立、对于人的关注等可以为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全新的希望。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