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说,学生去探究,拿什么探究?会什么?但细想想,学生尤其孩子对自然界充满了一种好奇、一种敬畏或者是想知道,那么这个基本思路和科学家的思路完全一样。
倪百明
(北京海淀区西苑学区校长兼上地实验小学校长):
教育越来越趋向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元服务。在社会大课堂活动中,从简单的包括组织参观,参与一些报告和考察活动,到最后对老师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实际上这也要求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灵活多变,要寻求适应孩子需求的或者是能够给他最大帮助的一些平台。这样逐渐构建起学校的创新文化,这个无处不在的创新文化,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演示出来,或者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每一个学生。
吴晨生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普中心主任):
社会大课堂是一种社会思想的转变,这个转变的核心有两个词,一个是创新,一个是实践。从科普的角度讲,探究式教育也是个课程教育,是一种思维方法的普及,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培养一种探究的科学的精神,有这种精神以后,你才能在你的一生中探索更多的事情。
有些人说,学生去探究,拿什么探究?会什么?原来有位天文学家说过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是科学家。刚开始觉得不对,怎么每个人都是科学家,但细想想,学生尤其孩子对自然界充满了一种好奇、一种敬畏或者是想知道,那么这个基本思路和科学家的思路完全一样。可以说,我们每个学生都是科学家。只要我们能发挥这个潜能,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出现更多的科学家。
曹志祥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
要打破校内校外界限,增加沟通,增加融通。原来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学校教育为中心,这次高中改革增加了些综合实践,需要在社会中在课外寻找资源素养来成就孩子,这是真正的“成才课程”。
我们现在不是说没有丰富的课外资源,也不是说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而是我们的同学非常非常的可怜,他没有时间和精力。
王殿军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我特别希望我们的教育改革能大大削减必修课的难度和内容,能够把我们现在倡导的一些课外才能够星星点点搞的事情能够系统化的在教育的课内来做。那么我估计我们这个创新人才的培养这种潜力,这种意识,这种素养就能够培养起来,然后我们可能无意之中就培养了中国的诺贝尔奖,而现在要专门去培养可能还有点难度。
我们现在不是说没有丰富的课外资源,也不是说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而是我们的同学非常非常的可怜,他没有时间和精力。
丁颖
(中科院科学传播办公室副主任):
我们可以为真正热爱科学,并且具备一定的素质而且愿意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少年提供科研实验的场所,这个需要很好的设计。有些事情表面上看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实际上的效果我还是觉得有限。所以我在想,我们在前期做一些真正的设计,好好地探讨做些研究,在这个研究的基础上做些有效的工作,我觉得可能效果会更好。
周元
(科技部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方法有关,和教师本身的素质有关,更重要的是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有关。如果应试教育的一把尺子一下子就整个给你格式化了,即使你做了再多的东西,实际上除了增加学生的负担之外,恐怕很难有实际的成效。
曹志祥:孩子智力兴趣爱好潜力素养千差万别,在新课程里要设计培育更多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比如能不能开一个类似国外AP课程的选修课程,由教授结合高中老师一起讨论开发针对某些人特定的课程,让有创新潜质的孩子早日成才。
探讨怎么样培养创新人才,还不如说怎么样保护好具有成为创新人才潜力和素质的这些孩子,即使没法给他提供教育也不要提供有害他们的教育。
吕同舟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校外教育处处长):
创新从何而来?它是一种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到了一个很高平台上,然后可能在社会给予的某个时机它能够发扬。
创新型人才的能力虽然很难培养,但是也是有经验可循的。比如科学家的很多基本素质,比如敏锐性、洞察力、持之以恒的精神、科学的研究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训练的,但是求知欲、好奇心和兴趣等需要先天成分是需要保护的。我们需要这样的土壤和环境,让它的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够持之以恒的发展。对于学生的一些非标准答案,如果一个高水平的教师能够有意识的去引导,去鼓励学生继续探究,可能对他创新人才的培养会有好处。
王殿军:我觉得从良心上来讲,说句良心话,至少不要把人才给毁了。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运动员,世界冠军的料,但少年时代训练不当,伤筋动骨,这个骨头也折了,筋也断了,肌肉也拉伤了,我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今天在这里,要说是探讨怎么样培养创新人才,在某种意义上,还不如说怎么样保护好具有成为创新人才潜力和素质的这些孩子,即使我们没法给他提供教育也不要提供有害他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