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性别哲学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

    ——“性别哲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综述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 光明日报 》( 2010年10月19日   11 版)

        由全国“妇女/性别学科发展网络”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和哲学系承办的第四届“性别哲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女性主义哲学方法论”、“二元思维方式的反思与超越”以及“性别哲学的合法性”等话题展开了真诚而热烈的学术讨论和对话。

    女性主义的哲学方法论

        与会者不约而同聚焦于对女性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讨论,它是一个如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把观念、体验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的问题。大家普遍认为,女性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体现在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上的创新和变革。

        清华大学肖巍教授在西方伦理学的学科背景下,在对传统伦理学忽视女性的声音和利益、贬低女性道德能力进行反思和批评时,提出要审视和重建“道德自主性”概念。在这里,她以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中的“关系中的道德自主性”和美德伦理学中的“移情”来说明“道德自主性”概念在女性主义视域中的重建。东北师范大学韩秋红教授在“现代性”视域下,将“历史性和逻辑性内在统一的协调原则”、“批判性和建构性相互结合的贯通原则”、“理想性与现实性相关照的统一原则”作为女性主义哲学前提性的方法论原则。并将女性主义研究的发展脉络理解为从“权利之争”到“性别之惑”再到“制度之疑”的逻辑线索,跨越了政治学对“权利平等”和文化学对“性别差异”等问题的探讨,进展到对女性主义的哲学基础问题的研究,以此为女性主义研究找到本体论的基础。华南师范大学王宏维教授从女性主义哲学的“问题式”转换的视角来探讨性别的建构与解构。她认为女性主义哲学主要是在观念层面把“性别”作为一个核心的基本概念或者理论基础来进行探讨、研究、审视和反思,以“性别”为维度来真实的发问。南京大学戴雪红副教授对女性主义意识觉醒方法进行了历史背景和现实内涵的梳理和阐释,同时也对女性主义意识觉醒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和转型进行了反思,她认为,意识觉醒方法在女性主义实践和女性主义哲学思维主题中是一种有意义的途径和方法。

    二元思维的反思与超越

        性别研究和理论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它反对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模式,主张和谐共存的多元价值理念,在这一点上突破了传统哲学二元思维模式的局限。然而当女性主义站在女性立场上对传统父权制进行批判时,又往往陷入二元对立的误区。因此,对性别哲学的探讨无法回避对二元思维模式的讨论,这是与会者思想交锋的又一个焦点。

        河北师范大学寇征教授提出构建性别哲学的根结在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即对二元思维方式的变革。为此,要在性别研究的视角下对传统的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进行深入反思,进而提出多元思维、整体思维和中道思维等寻求变革的方法和途径。在此基础上,她指出我们的思维方式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生活是有多重维度的,因此要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回归到生活现实和事物本然状态来认识和建构性别哲学。华中科技大学吴兰丽博士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挑战二元结构带来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超越生态女性主义的“女性=自然”、“男性=文化”的本质主义思维逻辑,探索一条新的性别公正之路。

    性别哲学的合法性论证

        此次会议是在性别哲学层面展开的对话,是“性别哲学”视野下的各种观点、思想和观念的碰撞和交流。在这里,“性别”作为哲学思考的一个维度在学科层次上得到了肯定,使得“性别哲学”从“可能”成为一种“现实”。与会者也为性别哲学的合法性给予了积极的论证。

        东北师范大学胡海波教授认为哲学必须是一种关涉到具体人群的现实生活及其未来发展的思想体系和理论,要对具体人群的特殊性有所思考和研究。从这个角度看,性别哲学是一个更深入探讨人的自我意识的视角,也是一次深入研究女性在社会意义上建立自我意识的机会,这将对女性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一方面丰富了哲学的研究视域,另一方面也使性别研究的思想具有了哲学性。东北师范大学李守利博士认为20世纪是“具体哲学”的时代,具体哲学的发展首先是以人的实际生活为立足点,要求悬搁对本质的玄思,力求理解具体的生活现实。性别哲学便是哲学具体化的成果之一,性别哲学不只是为哲学领域增加一个思考对象,相反,对性别问题的思考可能颠覆以往的哲学模式。作为具体哲学的性别哲学,就在于以身体为根据,探究差别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性别哲学不仅是关于性别和以“性别”为核心议题的哲学,同时也凸显了哲学的性别化倾向,这使哲学具有了性别,具有了个性和生命。与会者一致认为:性别哲学的兴起与发展不仅开辟了哲学研究的新路向,深化了哲学的自我理解,更加强了哲学与人的真实生活的联系,拓展了哲学研究从内容和形式上的思考范围。 (胡晓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