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在日本东京涩谷,这种交叉的人行横道使得繁华路段的行人能够迅速通行(9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摄
主持人:本报记者 温 源
嘉 宾: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郭继孚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部主任 徐长明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规划设计处处长 陈燕凌
从十字路口密密麻麻的自行车大军,到公共汽车的亲密“无间”、汗流浃背,再到如今数百公里长的环路几乎成为停车场——不管这是城市进步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抑或是源自交通方式、道路布局、线路设计等方面的诸多不完善,我们期待多方能够集思广益,为首都日益严峻的交通形势把脉病症、消除痛疾。
当修路变得越来越难,如何保持这个城市最基本的畅通无阻,保证这个城市基本的活力,成为最具挑战的问题
记者:“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就是不管你从哪里出发,都可以根据时间、费用和个人的喜好选择出行方式,并最终会到达目的地。令今天城市人尴尬的是,每逢一些节假日或极端天气,无论你做何选择,出行都可能面临不可预知的困难。某种程度上,“达”不再是唯一目标,比其更重要的是“通”。
郭继孚:预计到2015年,北京城市人口有可能突破2000万,机动车有可能达到700万辆。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我估计,如果没有非常强有力的措施,北京城市中心区的拥堵状况将会非常严重。如果按照现有的使用状况,城市路网最大容量仅能够承担670万辆,如果达到700万辆的时候,城市中心区拥堵指数将会达到9.5%以上,路网平均速度将会低于15公里。当前的路网拥堵状况五环以里平均速度23.2公里,如果按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路网实际上是承担不起的。
目前北京市机动车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高四低”。
“三高”,一是高速度增长,北京市机动车增速是历史上少有的。从300万辆增加到当前的400万辆,北京用了两年七个月的时间,东京则用了12年。今年上半年,一个月增加汽车5.75万辆,相当于一天接近2000辆车。二是高强度使用。北京小汽车年均行使里程1.5万公里,这个数是东京的两倍多,换句话说,北京400万辆机动车相当于东京800万辆机动车的使用强度。三是高密度聚集。大部分车都集中在六环内使用,六环内小汽车通勤的占比达到35%以上。而世界主要大城市的规律是,市中心小汽车使用率较低,多数在城市外围地区使用。
对应的“四低”,一是购车门槛低,在北京买车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而其他国际大城市中,基本上要想买车首先得有车位。目前北京停车状况已经超出规范标准的1.6—1.8倍,造成便道和自行车行驶空间被严重挤占。二是小汽车使用成本低。北京小汽车平均使用成本只有2.5元/时,这在全国大城市中也是较低的。三是绿色出行意识低。据调查,小汽车低于5公里出行的比例居然高达44%,这显然是一个通过步行和自行车能够最方便到达的距离;小汽车被过度依赖和使用。北京自行车出行比例在上世纪80年代高达62.7%,去年这个比例只有18%。四是替代出行服务水平低,集中表现在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发展相对滞后。到2015年,北京将完成561公里的规划轨道网,但与国际大城市轨道网路网密度高达1—2公里相比,我们届时只有0.51公里。
记者:形势确实非常严峻。但另一方面,出行机动化和汽车大规模的家庭普及也是大势所趋,该如何看待其中的矛盾关系呢?
徐长明:出行机动化和汽车大规模的家庭普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必然的规律。是阻挡不了的。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衡量汽车产业有一个R值,即车价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当这个值达到3,即车价相当于人均GDP的3倍或者是3年人均GDP能买得起一辆车时,就是汽车大规模进入的转折点。一般说,先是富人阶层开始买车,汽车销量年均增长在30%左右。R值超过3后,中等收入阶层开始具备买车能力,销量年均增速在20%左右。我们国家从去年开始进入到第二个高速发展期。这个过程伴随重工业化和城市化,汽车会大规模地普及。因此城市发展的理念和政策应该以汽车普及为基本前提,不能舍前提谈对策。
单纯依靠增加供给无法解决交通问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选择绿色出行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
记者:毫无疑问,交通发展面临城市化、机动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复杂、严峻形势,需要倾注全力为居民出行提供基本保障。面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两难”处境,该如何有效化解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带来的交通负面作用呢?
郭继孚:必须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因地制宜合理引导小汽车使用。由于旧城保护和征地拆迁等问题,现在北京道路修建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这个城市最基本的畅通,恐怕是对我们的最大挑战。
徐长明:治理的核心是,不限拥有,限制使用。我认为,目前居民区住宅建设对停车场的考虑太少了,像北京这样的地方,至少一家要有一到一个半车位才能满足需要。现在北京城晚上汽车停到马路中间隔离带两边的比比皆是。第二要限制私家车使用,应该以公共交通为主。东京人平均一周开两次车,平时开车的人大概是20%—30%,我们现在基本上上下班都开车,再发展四五年之后,这个模式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要“堵”也要“疏”。北京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停车的费用。在闹市区,上班的地方像西单、王府井、国贸这种地方,包括商场,在划停车位的状态下,肯定要提高停车费。目前上海、广州使用费都比北京要高,北京66%的有车族一个月停车花费不到300元,还是较低的。“疏”的方面,我认为,北京地面公交大巴车太多了,未来应该重点以轨道交通特别是地铁为主,全世界找不到有两万多辆公交车的城市,我预计未来北京大巴将要退出一半左右。
记者:绿色出行是一种低排放、低污染的出行方式。结合中国国情,如何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公交、自行车、步行各自优势,形成按出行距离合理分工,适宜不同人群、有序衔接的交通出行系统?
陈燕凌:绿色出行体系包括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化系统,完善的地面公交网络化系统,便捷的多种交通换乘系统,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的交通工具等。绿色出行体系有利于节约道路资源,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空气质量。
几乎所有的国际大都市都经历过拥堵,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光靠修路解决不了大城市的交通问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选择构建绿色出行体系,提升城市交通效率,才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然选择。
首先,地面公交也是一种非常集约化的、而且节约道路资源的出行方式。很多国外的大城市,比如东京,2003年公共交通出行已经上升到60%以上。其次,要由车本向人本回归,自行车和步行出行再度兴起是发展的必然。例如纽约去年颁布了街道设施规划手册,构建步行自行车的出行环境;巴黎2007年也开始推行自行车城市发展计划。
同时要认识到,只有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和土地利用模式,才能真正从源头鼓励市民使用绿色交通方式。要通过道路开发改造,使出行者最大方便地搭乘大容量、快速的轨道交通。要格外注意城市基础设施人性化设计和精细化管理,创建良好出行环境。首尔市把高架路拆掉,还原城市原本景观,就是营造良好绿色出行空间的典范。
与其纠结于需求和供给的矛盾,不如先从构建合理高效的交通体系入手,从倡导公众参与绿色出行抓起
记者:目前北京的“十二五交通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我们期待着城市交通的政策能够着眼于未来的趋势,调动全社会资源,构建合理高效的交通体系,引导市民科学出行。
徐长明:北京目前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城市汽车保有量先是由购买力决定,尔后再由城市的布局、城市结构决定。北京目前处在购买力决定阶段。城市的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拥有车,基本物质消费很强,精神消费相对较少,这个阶段过去后,对车的欲望会明显减轻,对买车就没有这么高的积极性了。虽然眼下交通很拥堵,但这个阶段还没有跨过去。
陈燕凌:目前,北京绿色出行体系正在抓紧构建中:轨道交通建设加快,轨道交通网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总体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城市出行结构进一步优化。
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轨道交通网络密度低,拥挤严重,换乘不便。二是地面公交运行速度慢、换乘条件差、服务水平低。三是步行、自行车出行环境日益恶化,安全性较差。四是市民绿色出行意识尚未形成,绿色出行比例甚至出现下降。
北京交通今后绿色出行体系的总体思路是,站在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大力发展绿色出行的方式、改善绿色出行条件,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出行体系。具体包括,加密中心城既有的轨道交通线网,加快新线建设,扩大线网覆盖率;加快交通枢纽和公交场站,完成线网功能结构,在主要客流走廊上继续增辟公交专用道;在CBD等重点地区、重点大街建设一些自行车、步行示范区,利用自行车在短途交通方面的优势,宣传绿色出行理念,提高全民绿色出行和广泛参与的程度。我们期望沿着这个思路发展,北京到2015年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自行车三种出行比例力争达到65%,自行车出行比例由目前的18%提高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