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0年4月7日,根据海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楼阳生,副省长陈成的批示,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研究室、省农业厅、本报海南记者站组成课题组。4月8-11日,课题组对白沙县推进“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的情况开展了调研,课题组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先后走访了5个乡镇的12个乡镇干部,10多个农户,实地查看了8个帮扶项目,通过座谈会、个别谈话、发放问卷、实地参观、翻阅记录等形式,基本了解了白沙县推进“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的主要做法、初步成效等情况。调查显示,白沙县委县政府在海南率先开展的“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户的积极响应、踊跃参与,通过乡镇干部学习技能,带动了广大农户学习技能、应用技能的积极性,为广大农户实现致富增收奠定了基础。本报今天刊发长篇通讯,向国家有关部门和广大读者推荐海南省白沙县建设“技能型乡镇政府”的经验。
学习技能太重要了
“作为一个山区贫困农业县,通过乡镇干部学习技能,促进广大农民掌握技能,对我们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来说太重要了。”白沙县委书记严正在与课题组交流时这样说。
4月8日上午,春满白沙。我们课题组驱车200多公里,从海口来到山青水秀、民风纯朴的白沙县。正如严正书记所讲的那样,白沙黎族自治县是海南典型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土地面积2117.2平方公里,总人口19.6万,其中黎族占58.7%。全县辖11个乡镇、77个村(居)委会、429个自然村。2009年,该县完成生产总值11.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42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79元,与全国平均水平尚有2056元的差距。长期以来,该县以发展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9.1%,2009年,农业产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4.3%。在农业产业中,主要是传统的“老三样”橡胶、木薯、甘蔗种植以及刚刚发展的“新三样”竹子、南药和畜牧水产养殖。广大农户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含量较低,经济效益差。以橡胶为例,农场平均一株橡胶树每年能割胶4.9公斤,产值73.5元/株(2009年平均15元/公斤),农民平均一株橡胶树则仅能产胶2.8公斤,产值42元/株。木薯、养殖等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为这个县开展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和巨大的潜力。同时,该县现有乡镇干部466人,其中155名干部家在农村,具有学习农业技能的内在动力。
扎实推进不走过场
从2009年11月开始,白沙县委县政府在以往对干部队伍实施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活动。
全县上下齐动员。“全县上下要广泛动员起来,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县委书记严正在动员讲话中这样强调。2009年10月,为落实省委五届五次全会提出的“以服务群众为导向,以培育技能型、服务型干部为着眼点,加强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精神,白沙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在全县开展“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活动,正式下发了《白沙黎族自治县关于推进“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拉开了白沙县推进“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的序幕,新闻媒体开辟了专栏,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2009年11月5日,县里召开了动员大会,县委书记严正做了动员讲话,明确提出建设“技能型乡镇政府”,建立乡镇干部定点进村入户、实施科技帮扶制度,是新形势下加强基础政权建设,提高乡镇政府执政能力,转变基层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意义十分重大。
县委书记带头抓。为切实加强对“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白沙县委成立了“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严正任组长,县长王应才任第一副组长,其他分管的县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委组织部部长盛小卫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由书记担任组长、镇长(乡长)担任副组长的“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县、镇两级主要领导均作为“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组织部门负责协调指导考核,宣传部门做好培训及宣传工作,农业、林业、科技、科协等部门各司其职。
如何能确保不走过场?“我们最重要的经验就是由组织部门牵头,用机制确保学习不走过场。”在与课题组交流时,白沙县委组织部部长盛小卫这样说。
白沙县建立了学考、服务、考核、巡查四个机制,这四个机制保障,是系列化的、刚性的。建立学考机制,明确了技能培训的任务和内容,并且将半月一课、一技一考上升为制度。建立服务机制,每个乡镇干部至少联系一个村、挂钩一个农户提供服务,并制定了三年服务计划,技能服务信息必须在农户门前挂牌公示。建立乡镇干部技能服务档案,填写干部技能服务表,实行双月报制度,不定期抽查乡镇干部技能服务情况。建立考核机制,将干部技能测试、服务水平与干部能力测评相结合,服务对象满意度与干部民主测评相结合,工作绩效考核与干部培养、使用、提拔任用相结合,促使干部积极学习技能。建立巡查机制,将“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并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明确整改期限,确保各乡镇扎实推进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目前,已对细水、荣邦、邦溪、金波四个乡镇开展了检查工作。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打安镇、邦溪镇、牙叉镇、元门乡、阜龙乡五个乡镇,翻阅了各乡镇的干部学习技能记录、笔记、资料,上述制度都得到了较好执行,邦溪镇镇委书记林明因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工作抓的好、抓的实,得到了组织的重用。
宣讲团是最受欢迎的人
农技宣讲团已经成为最受广大农民欢迎的人,调研采访中,这一点尤其让人心生感触。课题组一到邦溪镇,刚一下车,有群众认出了陪同调研的镇委书记林明,“林书记,宣讲团什么时候再到我们镇啊?”如今,群众遇见干部,问得最多的就是这一句。
为什么宣讲团是最受欢迎的人?打安镇乐华村养鸡大户黄金芳对我们说:“宣讲团一来,我养鸡就心里有底了,不怕鸡生病了。”为做好学习、培训工作,白沙县采取多种措施,扎实推进。做好培训准备工作,组织编写了《技能型乡镇政府干部读本》和《推进技能型乡镇政府科技丛书》,并下发到各乡镇干部和农户手中。结合本县实际,通过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农民服务需求,梳理出产业发展、维稳调处、组织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等四大类13项学习技能。发放了专业技能申报表,每名干部根据当地主导产业选择必学技能,同时根据自身兴趣选学1-2门选学技能。如邦溪镇的橡胶种植管理、甘蔗种植、生姜种植被列为乡镇干部的必学技能。采取多种形式全面组织学习培训。成立了县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宣讲团,从2009年12月开始,每周五依次到各乡镇对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干部、种养殖专业大户进行技能培训,到目前为止,宣讲团共授课113场次,培训4200多人次;邀请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两院专家和农场技术人员对干部、种养大户进行培训;利用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有些村委会还办起了农民书屋,购置科技丛书,方便农民自学。打安镇全镇共参加县里培训18场次,镇里培训10场次。邀请两院专家培训2场次,利用党员现代网程教育培训6次。为放大学习效果,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技能的热情,2010年4月6日,白沙县委组织部制定并下发了《白沙县“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农业实用技能竞赛活动总体方案》,近期将组织割胶技能、罗非鱼性别鉴定、橡胶甘蔗木薯品种鉴别等技能竞赛以及拖拉机耕作、农业实用技术知识竞赛活动。
干部跟我们像兄弟
在邦溪镇大米村委会南征村调研时,调研组负责人指着陪同调研的该镇书记林明对着农户说:“他是书记,很厉害的,你们怕不怕”,农户憨厚地笑着说:“干部现在都很好了,跟我们像兄弟一样,经常来指导我割胶,怕什么啊。”
一段时期以来,随着农村各项税负的取消,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事务”逐渐减少,加上少数腐败分子的不良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减弱,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有所减弱。通过“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乡镇干部挂钩支持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种养大户,并通过他们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密切了干群关系。干部从群众敬而远之的“负担”,变成了群众抢着领进门的“红人”,基层干部变得更加亲民、为民、利民。同时,各乡镇干部还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项必学技能,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矛盾纠纷调处能力,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2009年,全县共调处各类纠纷550宗,调处率100%,调解成功528宗,调处成功率96%。全县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党在群众中的地位和威信日益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得到了巩固。
今天你进村服务了吗
推进“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不仅仅要对农户开展种养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今天你进村服务了吗?”已经成为广大干部见面的问候语。
根据规定,每个乡镇干部要负责技术指导一个村,同时重点指导帮助1-2个示范户。自开展“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以来,全县乡镇干部共为民提供各种服务800多次,为民办实事好事300多件,县直机关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多件。对农户进行种养技术指导。如牙叉镇干部学习瓜菜种植技术后,进村入户提供技术,使该镇种植瓜菜面积由原来的40余亩发展到620亩。阜龙乡党委副书记韦昌发帮助农民周国贤办起了立体农业生产基地,目前种植橡胶15亩,养鸡500多只,养猪50多头,养羊70只。邦溪镇镇委书记林明,指导农户陈强提高生姜管理及栽培技术,帮助陈强由原来亩产1500公斤提高到2000公斤。帮助农户筹措发展资金。金波乡党委副书记符建敏,针对所挂钩农户谭亚友饲养生猪资金匮乏等问题,帮助其解决启动经费1.5万元,扩大了该农户的养殖规模。阜龙乡党委副书记韦昌发,利用自己的关系,协调县农信社、扶贫、农业、科技等部门为农户解决资金困难。三是给农户提供市场信息。阜龙乡党委书记薛开壁,为农户周国贤提供了2000只文昌鸡种苗、1300只花锣鸡种苗,并在儋州、昌江等地为周国贤联系好了销路。
现在没人打牌了
截至课题组考察的时候,白沙县开展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的时间仅有半年,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课题组到邦溪镇大米村委会南征村农户陈强家时,大概是中午11点多,课题组询问陈强开展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村里有什么变化时,陈强高兴地说:“现在打牌的少多了,要是以往你这个时候来村里,好多人都在打牌呢,现在大家少打牌了,有时间就相互比割胶技术。”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县里、镇里的干部,还是广大农户,思考的多是学习,谈论的多是技术,干部走村串户,和农民有了更多共同语言,村民闲暇集会,打牌的少了,更多的是在一起交流学习心得,比较技能高低,已经形成了学技能、比技术的良好氛围。在课题组所到的打安镇、邦溪镇、牙叉镇、元门乡和阜龙乡,农户尤其是种养大户学习技能的热情高涨。课题组在参观陈强家的生姜种植时,陈强当场就生姜种植问题向陪同调研的该镇农技技术员符文雄咨询。在交流过程中,课题组有人提到了自己家乡生姜的种植和加工情况,经过加工的姜片,市场销路很好。调研组离开南征村时,陈强还特地向调研组成员咨询姜片加工工艺。
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共发放了群众对该活动参与度和满意度的调查问卷269份,收回256份,收集群众对该活动的建议71条。问卷调查显示群众对乡镇干部服务情况满意度为93.8%。(见图一)
一增二省三促进
打安镇干部马道芳,199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他在总结学习技能的好处时说:“通过学习技能,我实现了一增二省三促进。”一增就是产量增加,收入增加,通过学习施肥、田间管理、割胶等技术,他家各类作物产量都大大增加了;二省是省工时、省树皮。过去,他是两天割一刀,现在是四天割一刀,但产量一样,而且树皮也省了;三促进是促进其它作物的种植。花在主要作物橡胶的上的时间省了,有更多的时间去种别的东西。
通过“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广大农户的种养技能有了狠大的提高,生产积极性明显增强。邦溪镇大米村委会南征村,在镇干部的服务指导下,利用胶林套种生姜,人均创收可达2500元。大米村委会南班村,通过学习技能,全村都采用了无毒脱菌甘蔗种苗和新的甘蔗栽培技术,甘蔗种苗两端吸收肥料,长势明显比对比的地块要好很多,而且没有一株黑穗,全村的甘蔗今年有望获得好收成。马道芳通过学习割胶及管理技能,他家橡胶单株产量由2.5公斤增加为4公斤,预计他家今年的收入能从去年的12万增加至17万。由于他的带动,全镇的橡胶单产也大大提高。田表村委会的养鸡专业户通过学习养鸡防疫技能,降低了发病率,鸡出栏数量由以前1.8万只左右提高到3万只。
据该县有关部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该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21.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另根据该县6个农村住户调查点调查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184元,比上年增加293元,同比增长32.9%。(见图二)
从“要钱、要粮”到“送技术、送资金、送信息”
“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要求政府职能定位、干部观念和角色定位等发生根本转变,要立足于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突出和强化服务经济发展、管理社会事务、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工作职能,实现基层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该县结合机构改革工作,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乡镇各部门服务“三农”的实用功能,打破传统的上下对应机构设置模式,对乡镇原“七所八站”所履行的30多项职能进行归档整合,按照不求上下对口,不搞一刀切的原则设立“一办若干中心”,突出服务理念。11个乡镇分类设置内设机构,最多的乡镇为“三办两中心”,最少的只有“一办一中心”。如今,干部从原来的“要钱、要粮”到现在“送技术、送资金、送信息、送理念、送精神”,新的机构设置模式也使得岗位职责明晰化,干部知道了干什么,怎么干,干劲也足,责任意识也明显加强。
调研过程中,课题组还对部分干部发放问卷进行了调查。对相关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共发放问卷141份,收回138份,征集对该活动的建议163条;对县级领导,共发出调查问卷27份,收回27份,征集对该活动的建议34条。问卷调查显示,乡镇干部对开展“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的认可度为100%、参与度为100%。(见图三)
本报记者 魏月蘅 通讯员 宋攻文 陶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