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广受关注的“北京第一高楼”方案已作调整,高度从原来的500米降至现在的200米左右。在当下许多地方热衷建设城市地标的背景下,这样的调整显示出难得的冷静态度和理性精神。
源自欧美的摩天大楼,是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财富、技术等综合实力的生动体现,曾经引领着世界城市建设的潮流,成为后起国家竞相效仿的标准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这种摩天大楼带来的能耗过大、维护成本过高,以及给交通带来的压力,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等多种弊端,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超高建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世界上许多著名城市都对建设超高建筑持谨慎态度,并用严格的规划控制城市建筑的高度,力求制订更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践行绿色宜居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
反观国内一些城市,特别是少数经济并非多么发达,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的二三线城市,建设高楼的热情却是有增无减。虽然当地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但当地政府都或多或少把超高建筑视为看得见的政绩工程,把摩天大楼当做经济繁荣程度的地标和城市发展的动力,而对这些建筑引发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甚至完全忽视。
入夏以来,南方部分地区连降大雨,包括一些省会城市在内的许多城市内涝严重,基础设施中平时看不见的问题得以暴露,高楼林立的光鲜难掩“水漫金山”的窘境。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标准过低,一年一遇的排水能力早已不堪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负,雨季的大量降水更是让问题雪上加霜。现代化城市不光得有看得见的高度,还得有看不见的“深度”,即与人口、经济、环境相适应、相配套的各种现代化基础设施。
也许,我们对城市的“马路拉链”已经习以为常;也许,资金有限、多头管理的种种制约确实存在,但规划制定、资金使用中的重面子轻里子,重显绩轻基础,重眼前轻长远的目标取向和价值导向,无疑加重了本已存在的问题。巴黎19世纪建成的宽可行船的下水道网至今仍在市政工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我们在赞叹建设者设计理念超前的同时,更要反思今天的城市该如何建设。
其实,按照今天的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我们并不缺少科学的方案,缺的是让科学方案成为决策、能够执行的体制机制保障。当修建一条高标准的下水道还无法成为城市管理者的重要政绩时,城市的公共利益、长远利益恐怕只能先搁在一边。因此,从制度上合理设计、有力引导、科学评判,才是确保城市规划建设真正讲科学、重统筹、利长远的决定性力量。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高度适宜的楼房,也需要扎实厚重的基础设施来支撑。目前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阶段,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对城市建设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多一些冷静理性、长远谋划,少一点短视盲动、急功近利,城市才能繁荣宜居、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