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脚穿着旅游鞋,另一只脚却缠着纱布、踩在一只黑色凉鞋上,拄着一支拐杖,一瘸一拐地穿梭在格萨尔广场上,消毒口罩遮去了大半个面庞,帽檐下的两只眼睛深沉、忧伤。
4月24日,玉树震后第十一天,我们眼中的结古镇党委书记尼玛扎西。
震后十一天,这个坚强的康巴汉子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大家都哭的话,埋在底下的人谁来挖?谁来救?”
震后十一天,这个忙碌的康巴汉子没有顾得上去看一眼遇难的侄女。
“她刚结婚才四五天……”
震后十一天,他拖着受伤肿胀的脚为受灾群众奔忙。
“把受灾群众集中起来,拧成一股绳!”
4月14日,那场至今想起仍让人心有余悸的劫难发生时,尼玛扎西正准备去上班。顷刻间倒下来的房屋把他右脚的大拇指齐齐地切去了一半。他撕开自己的袜子简单包扎了一下伤口,顾不上疼痛,就冲到了院子里。
“整个小镇灰蒙蒙的,到处都是喊声、叫声、呼救声。我要活下去,要救人!”
妻子淌着眼泪跟在他身后,他用手机拨通了县上的电话,汇报了地震灾情,然后就一个一个地拨打镇党委、村、社干部的电话。
“余震还在屁股底下,好多人的电话都打不通,难度特别大,凡是能打通电话的,我都叫他们到牦牛广场上去集合。”
这时候的牦牛广场上已经站满了光着脚、只穿着衬衣衬裤的老百姓。尼玛扎西到达时,已经有36名村、社干部和亲戚朋友接到他的电话赶到了这里。尼玛扎西一边继续联系还没有联系到的人,一边组织大伙用铁锨、十字镐搜救群众。
夜幕降临时,已经有八九十名干部被陆续召集到这里来,他们从废墟中挖出了21具遇难者遗体,抢救出3个重伤员和10个轻伤员。
这一夜,劫后的结古镇冰冷难耐。尼玛扎西彻夜无眠,在一辆车上,他主持召开了镇、村、社三级干部党委会议,充实了村级党支部,成立了村、镇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每个指挥中心都下设灾情调查组、宣传组、搜救队、物资发放组、统计小组,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战斗中去。同时,全镇11个村都成立了临时党支部,49个党小组在震后的废墟上展开工作。
各村陆续组建起了民兵应急队,村里不分男女,凡有劳力就被编入到民兵应急队,“这样,就把群众都集合起来了,大家力往一块儿使,力量就大了!”尼玛扎西说。随着救灾搜救活动的全面展开,民兵应急队的队伍日益壮大,很多从废墟中被救出来的人伤愈后都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新寨村的民兵应急队刚开始组建时只有450人,后来逐步发展到了1500人。
“我感到老百姓的自救能力确实很强。”尼玛扎西说,4月24日,震后第十一天,村、社、镇的民兵应急队从废墟中共挖出遇难者遗体316具,救活220人,其中重伤的25人立即被送往西宁、四川等地救治。
“关键的时候支部起了大作用。”尼玛扎西说,“老百姓没地方去的时候有人管,有人发放物资,不挨饿,不受冻,受灾群众集中起来,拧成了一股绳。”
尼玛扎西告诉我们,村里的集体收入都用到了刀刃上,上不了学的孤儿得到了公益金,全镇的103个五保户通过民政部门获得了补助,733个低保户的救灾帐篷也已发放到位。
“现在老百姓的安置工作基本到位了,开始转到重建工作上来。我感到工作任务重,难度也比较大,不过我相信,大家拧成一股绳,一定能战胜这次灾难。”
4月24日,玉树震后第十一天,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尼玛扎西在部队临时搭建的帐篷内简单包扎了伤口,就又拖着伤腿一瘸一拐地在格萨尔广场上工作,这一天,安置在这里的212户受灾群众将被安置到赛马场集中安置点去,为了下一步的重建工作,尼玛扎西没有停歇。
(记者顾玲、赵超 新华社青海玉树4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