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考研越来越难考,工作越来越难找,弄个项目创业去,不是小康也能温饱”。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怀揣着创业的梦想时,严峻的现实又让他们心灰意冷。有资料显示,全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仅为3%。
面对大学生这无处安放的创业梦想,南通大学党委书记顾晓松代表建言设立“国家大学生创业基金”,引人关注。
“我们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环境还有一定差距。”顾晓松快言快语。他告诉记者,发达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向来给予高度重视和扶持,设立基金进行贷款保障、资金资助等。而相比之下,我国现在对大学生创业“倡导”的味道更浓一些,在基金扶持与制度保障等方面并不到位。
顾晓松一口气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创业资金不足,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往往不愿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投资;创业服务体系和机构还不健全,在提供创业信息和创业指导、营造创业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还不够规范;创业率与成功率都低,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的比例一般占20%—30%。
为此,顾晓松建议国家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提供宝贵的“第一桶金”。此外,顾晓松代表还从“制度”上为大学生创业上了保险。他建议要完善大学生创业基金设立体系,由国家为主要出资人成立类似于风险投资公司的机构,由中央财政拨专款,地方政府、高校给予匹配,并吸纳社会捐资,贷款给大学生创业项目、入股大学生创业企业或者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融资服务等;接受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不断充实创业基金;建立、健全大学生信用考评体系和失信惩处机制……
看来,把大学生创业梦想安置好,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本报记者 郑晋鸣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