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就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各部门、各层面也都制定了紧急预案。但许多基层部门对于公共突发事件的档案收集与管理工作还比较滞后。加强突发事件的档案建设,有利于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让我们能更从容地应对突发事件。”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委员对记者说。
张倩红委员认为,应对突发公共危机,是现代国家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各种公共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的高风险社会时期。其中有些风险是传统型的如SARS、地震、雪灾、海啸等自然灾害,有些是工业化进程中不断出现的生产事故、劳资冲突及刑事犯罪等。这些突发事件通常都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紧迫性、不确定性以及资源缺乏性等特征。”
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共突发事件的破坏性、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部署,张倩红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国家财政、国家档案局应拨出专款,以各地的档案部门为依托,在全国建立全面、高效的公共突发事件档案信息系统,形成国家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对此,她向记者解释说,政府可以利用档案网络,调阅全国范围内所发生过的同类突发事件的所有资料,及时反应、正确决策、控制事态,并对一些没有事先料想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正确判断,进而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补救。
“为了提高档案网络技术的使用效益,国家档案局还可以组织团队集体攻关,研究国外经验,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有参考价值的信息。突发事件一旦爆发,突发事件档案信息系统会借助各种媒介,在极短时间内进行传播,实现广泛意义上的共享。”张倩红委员表示。
(本报记者 殷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