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自己的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成功的少,失败的多,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代表特别着急,“要多帮帮这些勇于拼搏的年轻人!”所以在今年两会上,他带来了关于“积极完善创业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议案。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一组数据让郑永扣看到了差距:全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仅为5%,创业平均成功率为3%,而全球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30%,成功率达20%。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40个至50个企业,发展中国家为20个至30个,而我国仅仅为11.66个。“这说明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空间巨大,需要花大力提高。”
“大学生初出茅庐,创业资金筹措困难,又缺乏相关的职业技能和经验,这些都成为毕业生创业阶段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郑永扣呼吁,“勿让这些充满理想和干劲的大学生为‘无米之炊’。”
他在议案中建议,一方面政府要夯实创业资金平台,除了按年度直接投入,还可以采取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面向社会、企业募集资金;另一方面,优化创业机制,除了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机制之外,还要完善创业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创业破产救助制度,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等。
“找不到工作,那就创业吧!”这句流行语是目前社会观念对创业认识存在偏差最典型的表现。郑永扣指出:“大家对创业的优点还认识不够。其实在我国,1人创业平均可以带动3人就业,这对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自主创业不是解决就业困难的权宜之计,而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应该成为值得全社会提倡的价值追求。”
(本报记者 李蕾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