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国平)春节前后,从央视到各省市卫视频道,都纷纷推出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但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后孙学峰发现,这些“春晚”节目存在着相互争夺明星的现象,——期待借助明星的影响力提升节目的品位特别是收视率,使得“春晚”成为纯粹的明星“秀”场。孙学峰认为有必要对此加以警惕。
孙学峰说,办“春晚”的目的是为了营造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满足老百姓的节日文化需求。事实上,电视台的“春晚”节目再成功,也没有单位组织的内部联欢那样具有亲和力。因此,随着娱乐方式不断走向多元化,“春晚”的节目要推陈出新,尽量贴近观众的需要,这不是几个明星就可以做到的。明星可以助兴,但“春晚”不可以一味地围着明星转。
孙学峰认为,“春晚”被誉为“新民俗”,而民俗的特质就是与普通人的亲近。因此,“春晚”节目应该具备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把触角伸向现实生活,盘活节目样式,拓宽节目内容,让老百姓成为晚会的真正主角,反映他们的心声,提升节目的亲和力与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