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1日电(记者蔺玉红)中科院院士李振声、许智宏、张启发,中国工程院院士旭日干、朱英国等50多位科技工作者近日在此间发表联合声明,表示积极支持国家推进转基因生物产业,并呼吁加大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研发与产业化的力度。
这些专家来自生物技术、食品、生产、加工、安全检测、环境、贸易、经济、法律、传媒等领域,他们中多数是农业科技领域的顶级专家,其中两院院士近20人。在当天举行的“转基因生物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专家们对国家颁发转基因玉米与水稻的安全证书表示高度赞赏。专家们一致认为,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中国生物产业发展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研发与产业化,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核心竞争力,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专家们认为,中国政府依照法规对转基因新品种研发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有效的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希望相关主管部门能以适当的形式,尽快公布转基因新品种研发过程中有关安全评价和管理的信息。
专家们还表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属于新事物,对此出现争议和质疑是正常的。有关转基因技术的讨论,应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来进行。专家们认为,对公众进行现代生物技术的科学普及是长期的、重要的工作。专家们呼吁政府应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这项工作,同时,科学家和媒体更有责任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公众传播现代生物技术、食品与环境安全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记者了解到,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整体研究水平而言,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一些领域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如在转基因抗虫棉研究方面,我国是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和开发的各种生物物种已超过100种,涉及动物、植物、微生物基因达200多个,若干作物品种已具备了产业化条件,我国转基因作物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据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统计,近5年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年均增长率为10.80%、种植农户数年均增长率为12.20%、作物市场价值年均增长率11.91%;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3年间由170万公顷迅速增至2008年的1.25亿公顷,增长了近74倍。到2008年,全球已有25个国家的1330万农户种上了转基因农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十多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