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一首永恒的青春之歌

    ——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作者:吴晶 《光明日报》( 2009年12月22日 06版)

        这一刻,北京人民大会堂三层小礼堂内的唱国歌声格外响亮。来自首都9所高校的700多名师生正在用这种方式,向湖北长江大学的英雄学生群体致敬。

     

        21日下午,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已经通过媒体详细了解过英雄集体先进事迹的同学们,早早便来到会场,希望亲眼见到英勇的同龄人。

     

        “九个同学组成的人链,一个人紧紧拉着另一个人。身处其中的我,用尽全身力气,紧紧抓住前后两位同学的手,感到身体仿佛要被两边巨大的力量撕扯开了一样……”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09级学生贾云芸的回忆,把人们带入了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今年刚刚入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潘昱诺被震撼了。她说,此时此刻真是心潮澎湃,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更加感到,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是一首永恒的青春之歌。2009年10月24日,为了拯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的6名同学奋不顾身地跳进了汹涌的江水中,9名不会游泳的同学手拉手结成了伸向江中的人链。两名少年得救了。可是,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却永远地离开了。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09级学生昌子琪常常沉浸在缅怀同学的悲痛中。此时此刻,她为三个逝去的同学讲起了他们走后的事。她告诉陈及时,他的爸爸在得知噩耗后整整沉默了两天,开口后问的第一句话是“被救的两个孩子还健康吗?”她告诉何东旭,他做教师的妈妈在接回他骨灰的第二天,就强忍悲痛重新走上了教室的讲台。她告诉方招,他的爸爸妈妈劝慰被救少年的父母“你们不要有心理负担。要教育孩子好好学习,用优异成绩回报社会。”

     

        “理智告诉我们,对你们的最好告慰,是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勇敢地生活……”

     

        台上,亲身经历这一切的人们抽泣着、诉说着;台下,同学们的眼泪,打湿了刚刚写下的笔记。

     

        北京科技大学08级机械制造专业研究生关金子将已经湿透的纸巾攥在手心,努力克制着心中的悲伤。

     

        “这些英雄学生比我的年纪还小,真是令人感动。”她说“听了他们的事迹后,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当代青年要在学校中学些什么,要在成长中思考些什么,要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

     

        15名大学生的英勇壮举,感动了国人,照亮了人心,温暖了社会。今年61岁的荆州市沙市冬泳队队员杨天林参与了救人过程,他说“孩子,我为你们骄傲!有了你们这样的大学生,我们的国家就更有希望。”

     

        荆州电视台记者官慧一次次感受着送别英雄的感动,她难忘:一群红领巾,迎向灵车敬队礼,用稚嫩的大字写着:英雄哥哥一路走好”……

     

        “他们的英雄壮举,传递了全社会的人心所向,传递了中国的希望和信心,传递了中华民族血脉里伟大的真与爱。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长江大学副校长李家宝的一番话激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07级学生韩冰一直手持录音笔,希望把报告会的全程完整清晰地录下来。他说“我边听边在心中问自己,如果换作是我,我能否这么做?”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09级学生徐彬程用他的肺腑之言回答着同龄人“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千千万万个大学生中普通的一员。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还会这样挺身而出,义无反顾!”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说,人的生命有限,但精神的传承无限。大学生英雄集体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再次告诉我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一代!

     

        15名大学生的英雄故事,正在全国各地高校校园内传诵。很多同学在校园网上说:你们是我们心目中最棒的!

     

        作为系里的团委副书记,韩冰打算回校后组织同学们,一起分享报告会的内容。“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种宝贵的精神遗产,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新华社记者 吴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