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7月18日 星期六

    他的生命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延续

    ——各界群众雨中送别任继愈先生

    作者:邢宇皓 《光明日报》( 2009年07月18日 02版)

        暴雨如注,一如人们脸上泪水纵横。

        从清晨起,在滂沱大雨中,数千人前往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向任继愈先生作最后的道别。

        巨幅挽幛“中哲西典解佛喻老覃思妙理一代宗师风范金匮石渠理册修书继往存绝百世馆员楷模”概括了任继愈先生一生的为学成就,却道不尽人们的绵绵相思。直到这一刻,人们才真正意识到,那个博学睿智、孜孜不倦的学者,那个淡泊名利、宽厚待人的长者,那个国家图书馆员工心中“自己家的老人”,真的走了。

        告别的队伍缓缓向前。人群中,有很多人们熟悉的面孔:冯其庸先生、戴逸先生、袁行霈先生……北京大学哲学系50级的学生向恩师献上小诗:悼念师情深,任思诚心悟。继往楷贤哲,愈笃明世理。在这批学生中,欧阳中石、李泽厚等先生早已蔚然成家……

        告别的队伍缓缓向前。几十步的距离,丈量的是和老人最后亲近的时刻。人们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就此凝固,哪怕只是分秒,再多陪老人一程;人们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再多感受一次与老人如沐春风的叙谈……

        告别的队伍缓缓向前。以往,那些可以向老人倾诉的话,此时,却只能默默埋在心里……

        痛失亲人。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丘山新先生专程从日本赶来,未及近前已是泣不成声。整个告别仪式,他默默肃立,任由泪水扑簌。同样,来自长沙的女孩唐科,14日就从家乡赶到国家图书馆吊唁,昨日又提前赶到八宝山,生怕错过了与老人的最后一面。与老人素昧平生,但她说,老人的人品为我敬重,对我影响很大。我会一直守候在这里,直到仪式结束。”

        时间是如此残酷,转眼间几个小时已经悄然过去。

        告别厅的大门徐徐关闭。而后来者,只能被工作人员劝止在门外。突然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双膝跪地,放声痛哭,在告别厅门外向老人叩首作别……

        十时五十分,告别厅的大门再度打开,老人的遗体被缓缓移出礼堂。在老人的棺木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在深情目光的注视下,在低低的啜泣声中,老人消失在无尽的哀思里。

        骤雨初歇。在告别厅前的石阶上,是人们带给老人的一捧捧白色的鲜花。就像老人一样,它们素雅宁静,却给人以心灵的温暖;它们没有艳丽的色彩,却吐露着持久的芬芳……

        “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生命,却依然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延续。”一位学者这样说。 (本报北京7月17日电  本报记者邢宇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