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旗帜

    ——写在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之际

    作者:本报记者金振蓉 《光明日报》( 2008年12月15日 11版)
    欣欣向荣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李里摄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国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20年,一路风雨一路歌。火炬计划在党中央“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示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5万多家,年利润近7千亿元,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之路。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面旗帜。

        与改革开放同行催生国家高新区成长

        从春苗出土到春色满园,火炬计划实施的20年,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稳步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在全球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引导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1988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旨在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性计划——火炬计划。

        这个计划与过去实施的科技计划有所区别,它不是一个科学研究计划,而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计划,这个计划包括推动国家高新区的建立、实施产业化项目、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培养科技型企业家等方面的任务。

        在一个技术与价值还没有挂钩的年代,火炬计划的实施无疑具有开拓性的意义。火炬计划实施以来,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组织体系,1987年诞生了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988年正式设立了第一家国家高新区、2001年建立了第一家大学科技园、1995年建立了第一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995年成立了第一家火炬计划软件基地,1992年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生产力促进中心。

        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我国通过建立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7家国家级孵化器、34家火炬计划软件园和169个火炬计划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400多家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1999年设立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共同形成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支撑,使得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壮大。

        经过20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产业和生活等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功能区。2007年,国家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总数的8.3%;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226亿元;国家级孵化器在孵企业44750家,累计毕业23394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达21557亿元,呈现出突出的地方特色,集群式发展的态势,并开始从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型。

        放眼改革开放全局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火炬计划实施的效应,为改革开放激荡起无穷活力。

        20年来,火炬计划在抚育科技中小企业成长,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体制和机制方面已初见成效,为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蓄了力量,发挥了聚集、引领和辐射作用。

        2007年国家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7574.5亿元,以约万分之三的国土面积,产出了全国(246619亿元)7.1%的GDP;高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工业增加值7亿元,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高新区人均工业总产值为62.5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23倍。

        从1992年到2007年,54个国家高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长率达到44%。其中,营业总收入从231亿元增长到54925.2亿元,上缴税收从9.9亿元增长到2614.1亿元,出口创汇从4.1亿美元增长到1728.1亿美元。北京、武汉、南京、长春、西安、吉林、长沙、合肥等27个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20%,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火炬计划的实施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国家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198吨标准煤,平均增加值综合能耗0.51吨标准煤/万元,仅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的40%。

        20年来,火炬计划通过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创新基金资助、创业投资参股以及资本市场联合支持等方式,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和运行体系,一个围绕技术企业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整个创新链的政策布局已经初步形成。

        如高新区基本建设贷款贴息政策,以一个多亿的资金,吸引了一百多亿的银行贷款支持高新区基本设施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9年来吸引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400亿元,择优支持了11980个具有较高创新水平的产业化项目。在我国现有的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20%以上的公司承担过火炬计划和创新基金项目。

        在改革开放中创新探索全新的管理体制

        与旧体制中机构臃肿,人浮与事的现象相比,高新区建立的“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体制,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高新区内的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火炬计划的指导下,国家高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在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积极进行探索。据统计,国家高新区管理机构规模只相当于一般行政区的1/4—1/5,工作人员只有行政区的1/8—1/10。北京、天津、上海等国家高新区在地方立法、人事制度、投融资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信用体系制度等方面率先进行了改革与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20年来,众多科技人员、创业者、企业家纷纷汇集在火炬计划的旗帜下,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科技产业队伍。到2007年底,仅国家高新区就聚集了博士2.9万余名,硕士21.6万余名,并吸引了2.8万名留学回国人员,区内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120.3万人,整个高新区企业的就业人员达650.2万人。火炬计划还先后推动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以及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专业孵化器的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培育和造就出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企业家。通过火炬事业的推动,加速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的形成,联想、方正、华为、中兴、海尔等一大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核心技术专利的骨干企业已经成长为行业科技进步的“领头雁”。

        特别是高新区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业精神,科学民主、锐意创新、协同高效、廉洁公正的文化,也成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重要精神成果,伴随火炬计划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们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忠于客户为职业操守,牢固树立竞争意识、法制意识和用户至上意识,弘扬诚实守信、服务社会的理念,从而推动了我国创新创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