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俗是中华文化直接的显性表现之一。就一般意义而言,节俗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就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言,中国传统节俗隐藏着极其深邃的人类学意义,它是我们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以至人类精神的资料宝库。黄意明、孙伯翰先生的《与时偕行——中国传统节俗文化的现代转化》,在这两个方面都颇具价值。此书在中国传统体系中探讨节日精神,以深刻而扼要的方式,拈出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五个传统节日的文化核心内涵,分析五大节俗中所映现的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考察传统节俗文化中蕴含的审美境界,并全面阐述了这些节日的历史演变轨迹和今日继古开新的转化之道,为中国古代传统节日在新时代下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思路,可谓既全面关照到了中华传统人文价值之一脉相承性,又关注到节俗继往开来的可操作性。此书对于家庭与日常生活中节日传承的讨论,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田兆元
今年读书节翌日拿到了黄意明教授新著《与时偕行——中国传统节俗文化的现代转化》,不胜欣喜。该书封面设计、取名、配图皆有黄教授风格,他总是注重文图的美感,这在他的《掬水月在手》一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本新著的部分内容,在黄意明另外一本论文集《梦阔水云窄》中已有所涉猎,但此次更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传统节俗文化的本质特点,尤其对传统节俗的现代转化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内容上更加集中和完整,读起来酣畅淋漓,令人不愿释卷。
对中国传统重要节日的界定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社会和历史长期发展中积淀和凝聚的特殊时间节点,它的功能和内涵都是值得玩味和探究的。中国传统节日,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不仅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儒释道纪念日、历法、节气等人文与自然多方面的文化内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下,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力正逐渐萎缩,目前尚存的较有广泛群众基础和典型意义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这也符合国家层面对“我们的节日” 的基本认知。由于春节仍然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相对而言,其内涵缺失也最少,而关于春节的研究和论述也最多,因此作者予以省略,把重点放在了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这五大节日中。五大节日分别对应一系列活动,共同形成五大节俗。《与时偕行》在对中国传统节俗所下的定义中,分别探究、阐述了“节”与“俗”这两个字的内涵。尤其是“节”字,作者认为它不同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节日的设定,反而注重节制,节日体验具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的辩证观。另外作者提到,现在五大节俗所具有的内涵和功能,均不是或不仅仅是当初起源时的形态,各个节俗往往蕴含多种涵义效能,各节日形态之间既有明显区分,也有部分交叉。简言之,“中国节日多是复合型节日,不同节日在功能上有所交叉重复”。通过对五大节俗进行对应观察后可见,清明节结合了寒食节、上巳节。内容有旧火熄灭,新火开启,播种提上议程,踏春,祭拜祖先,纪念介子推等。其中,新与旧、生与死在同一个时间段被面对,这和中国人的阴阳观相符。中国人的阴阳观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互动的关系。人们到野外祭拜祖先、寄托哀思的同时,也感受春天欣欣向荣的气息,饱含对生命的希望和期待。从养身的角度看,清明期间天气尚冷,阳气刚启,冷食不会腐坏,但可以使肠胃在适度的冷刺激下得到锻炼,结合气候状况,清明前物干风高,熄火有助于防火。端午节挂艾草、赛龙舟、纪念屈原。艾草具备药物功能,具有季节性的防治功效。赛龙舟鼓励合理竞争,这种合理竞争既包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包括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是有序的、合理的,最后会走向和谐。有序的竞争带来社会的进步。纪念屈原则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家国观念,是竞争意识的理性化。七夕节包含乞巧和婚恋的内容。婚姻美满和谋生本领是幸福生活之根本,缺一不可。中秋节包含团圆理念、求子习俗。求子是七夕婚恋意识的延续,团圆既是对现实的希冀,也指意念上的团圆,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进一步说,团圆观也是勉励亲友在向外发展的同时不忘亲人与旧情。《与时偕行》的作者在此章着重提到了赏月的“平等”性,人与人之间在根本上是平等的,这既是传统中秋观念的题中之义,也直接融通现代社会的平等理念。重阳节是登高与敬老的节日,天凉好个秋的气候适合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之下的秋景肃穆、苍茫,有沉淀之感;而秋收冬藏,秋天又预示着收获和成就。秋天代表人生之老之将至,故有敬老之仪式行为。敬老之内涵一是子女、晚辈对长辈及其学识和人生经验的尊重与学习,二是对未成年人和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及反哺教育,体会天伦之乐,三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社会上推广孝道,这是家庭、社会和谐所需要的。
传统节俗文化中的审美境界及其现代转化
作者认为节俗具有三大功能:调节功能(包括适应生活周期转换、调节心理需求、休养生息等),审美功能和社会治理功能。总体来看,节俗行为使得劳动者得到了阶段性休息,可以借此总结过往,计划未来,加强人际沟通,整个过程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活和生命的美好审美感受。另外,主要节日比较均衡地分布在一年之内,每年周而复始,在心理机制上形成有规律的暗示作用,也强化了节日的社会功能。由于当代中国的传统节俗正逐渐失去影响力,大量学者为传承和恢复中国传统节俗活动大声疾呼,但作者认为仅仅呼吁是不够的,必须与时偕行,进行理论研究和重建实践,并通过学校和社区进行现代转化探索。尤其是在城镇化日益被政府提倡的今天,通过思考和实践摸索一条在城镇可行的重建方案才是积极可取的。这里强调一下,现在研究传统节日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该书的突破之处,乃在于既对五个传统节日的内涵功能做了深刻的挖掘和准确的定位,同时认识到只有在深刻了解传统节日原型、功能和集体无意识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节俗功能的创造性转化。
全球疫情下对传统节俗的反思
2020年是个非常年份,新年伊始,国内便遭遇了新冠疫情,武汉封城正在除夕前一天,同时全国进行了在家隔离。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它的节俗特点就是聚集,尤其最近十几年,人们趁着春节大肆消费、在外聚餐,而这样的习惯却和疫情的冷酷现实格格不入。疫情逼迫我们跟最亲近的人天天待在一起,要求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令人惊讶的是,中国人像哗啦啦的水龙头一下子拧紧了一样,全国骤然停摆。人们迅速适应了变化,戴上口罩、保持距离、禁足在家、自己做饭。中国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随着隔离时间的延长,慢慢适应了隔离在家的生活。这也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往年节日的那些聚集性活动和群体性娱乐是否那么必须?我们是否更应该注意提升节日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功能?还有,传统节俗的现代转化是否应该注意规避现代社会本身的一些问题?现在,疫情告一段落,此时阅读《与时偕行——中国传统节俗文化的现代转化》,更令人多了一份思考。(作者简介:郑崇选,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公共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丽丽,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