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说过,上个世纪90年代,昆德拉的小说一度让我很是痴迷。那时候,我还在一个小城里工作,买书颇不方便,但我还是利用出差、邮购、托人代购等,搞到了昆德拉的所有作品。然而,这么多年里,昆德拉只是我心中的一片风景,我从来没有专门为他写过论文,也没有让他在课堂上完整亮相。
但是,这个学期,我却动了讲一讲昆德拉的念头。我在给本科生上一门“大众文化理论专题”课,其中的一讲谈的是“媚俗艺术与大众文化”。进行到这里时,我仿佛听到昆德拉在我耳边低语:kitsch的案例我小说就有,讲讲它。其口吻就像托马斯下的命令:Take off your clothes!于是我终于决定,增加一次个案分析,话题就叫做《昆德拉笔下的kitsch》。
这意味着我得重读他老人家的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依稀记得,初遇昆德拉是1989年后半年,其时我读过他的两部长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生活在别处》。读后一本书,我写了好几页的读后感,但前一本书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只是把震惊或是惊艳记在了心中。当苏联的坦克开进布拉格之后,托马斯也在抵抗和坚守,但他同时又积习不改,走马灯似的在众多女人中寻欢作乐。于是境遇之重与存在之轻、政治与性爱便捆在一起,构成了这位“第一小提琴手”弹奏出的奇妙音符。如此境遇岂不正好书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某种精神状况?许多年之后,这本小说的责任编辑白冰说:“‘布拉格之春’后,捷克传统的价值观被摧毁,新的价值观还没建立,人在精神上非常空虚。这与中国当时的国情非常相似,所以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他的判断是准确的。我就是与它形成共鸣的诸多读者中的一个。
重读昆德拉使用的是许钧的译本,书名已改成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故事是熟悉的,但经过20多年的“遗忘”,仿佛一切又变得陌生了。写到不到一半的篇幅时,叙述者说,托马斯与特蕾莎死于一次车祸,俩人已摔得粉身碎骨。记得当年读到这一处时,我就琢磨过这种预叙之法,却依然有点云里雾里,重读时我似乎想清楚了。这部小说其实有多种声音,其中之一应该是淡淡的忧伤在浅吟低唱。当我们在小说的中途提前得知托马斯夫妇的死讯时,忧伤的旋律便开始鸣响——轻轻地,似乎是一种若有若无的伴奏音。于是,布鲁斯的音符开始在四重奏中显山露水了。
也翻腾出十多年前曾经买过的一张碟——《布拉格之恋》,重看一遍。平心而论,这部电影拍得还是相当讲究的。但是,要把这部哲理化的小说转换成图像,也必然要丢失许多东西。比如,夹在小说中的第六部分(《伟大的进军》)便无法传达,因为那是昆德拉塞到小说里的随笔文字。我在网上找资料时,发现这部电影已被列为十大情色片之一,不禁哑然失笑。或许,这就是电影对小说的惩罚吧。
谈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能不提到“布拉格之春”。关于这次事件,百度一下也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我还是找回来两本书:《布拉格之春: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纪实》(泽曼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和《“布拉格之春”前后》(舒尔茨著,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一本书是去年推出昆德拉的新作《庆祝无意义》时偶然听说的,读它是为了了解昆德拉在“作家第四次代表大会”(1967年)上说过些什么。作者告诉我们,昆德拉率先发言时小心翼翼,很讲技巧,但它攻击的目标却非常清晰:妨碍捷克文学发展的,“首先是纳粹的占领,然后是斯大林主义,一共将近四分之一的世纪:捷克文学同外部世界隔绝了,它的多方面的内部传统被废弃了,它被降低到了枯燥无味的宣传水平”。他认为,捷克文学与艺术的前途如何,主要取决于它们能否自由发展。当昆德拉说出这番话时,他应该是底气十足的。因为就在这一年,他的首部长篇小说《玩笑》经历漫长的审查,终于面世。加上瓦丘利克的《斧头》,这两部小说立刻成为捷克文坛的重要事件。然而,苏联入侵之后,《玩笑》被禁,昆德拉也被革除教职,开除出党,他终于为他的言行付出了沉重代价。
萨宾娜曾经说过:“我的敌人,并不是共产主义,而是媚俗。”我似乎也明白为什么昆德拉会对媚俗恨之入骨了。不过,一说到“媚俗”,我便想起了“意象形态”。那是《不朽》中的一个关键词,但不幸的是,中译本中有关意象形态的论述遭到过删改。
关于《不朽》(宁敏译,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的删改,我早就读过施康强写过的专门文章。事过多年之后,责编杨葵也坦率承认:“《不朽》书中,有对革命导师指名道姓的讥讽字句,被我在编辑过程中删除。”但令我不解的是,新译本《不朽》(王振孙、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不仅在同样的地方做了删除,而且删得更加干净。2006年,我买到《不朽》的台湾译本(尉迟秀译,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发现大陆版中被删除的那段文字完整地保留在书中,便好奇心大增,索性进一步做功课:找来英译本(Immortality,Translated by Peter Kussi, Grove Press, 1991)和法译本(L’immortalité, Traduit dutchèque par Eva Bloch, Gallimard, 1990)进行比对。那段文字在这两个文本中均完好无损,这意味着昆德拉并没有动过自己的文字,一定是中国译者或编辑在那里做了手脚。只是如此这般之后,文字就变得上气不接下气了,意象形态(新译本译为“意象学”,我觉得不如原来的译法好)的出场也显得突兀,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需要把那些删除的文字告诉学生吗?当然需要!教师的职责之一是说出事情的真相,否则,便也陷入到昆德拉所批判的kitsch之中了。因为据翻译家杨乐云辨析:“这个词的含义重要的不是俗,而是盅惑性的虚假。西方的一位评论家把它定义为‘故作多情的群体谎言(a sentimental group lie)’,似较准确。”
就这样,那一阵子我的书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昆德拉。为了做好PPT,我还想找点“布拉格之春”的影像资料,却偶然在“优酷”中发现了李凤亮教授的一个讲座视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与中国》。这个视频看到一半时,我便给他发去了短信:“凤亮兄:正看你在诸子讲坛讲昆德拉,很好,特告。”当时,我的面前摆放的正是他编辑的那本厚厚的书:《对话的灵光——米兰·昆德拉研究资料辑要》(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
还对《不朽》第一个中译本的译者发生了兴趣。那上面写着宁敏译,但有篇文章却说此小说的翻译出自盛宁之手。带着这种疑惑,我在微博上向盛宁先生请教,他答复我说:“91年翻译《不朽》(英译本)时,因太太译了其中的一两章,便取其名中的一字合成为‘宁敏’作为笔名。”
噢——,原来如此。
一切似乎已准备就绪。2015年5月29日上午八点整,我走上讲台,说:先做个调查,有多少同学读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一百多人的教室里有二十几位同学举起了手。
“好吧,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昆德拉。”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