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赏玩
    报 纸
    杂 志
    博览群书 2011年01月07日 星期五

    民国初年易俗记

    何季民 《 博览群书 》( 2011年01月07日)

        武昌首义辛亥革命,打仗之外,头一项革命行动可谓剪辫子,接着就是换国旗,改纪元、过新年、易服饰、废除跪拜、不许再叫大人老爷!从此,过去的奴才与过去的老爷,理论上平等了……

        剪 辫

        为什么头等大事是剪辫子?可看1911年10月24日《民立报》的《短评》:“‘留发不留头’,此八旗入关剃发之律令也……今日革军起事武汉,又劝民人剪辫……革军起事之时,无不首先改变此制。”同年11月12日 《时报》也载:“自汉起义,各省响应。凡我同胞,一律剪辫。除去胡尾,重振汉室。”

        脑后那条尾巴,被认作了清王朝的标志;所以剪不剪辫子,就成了革不革命、服不服从革命军、当不当我同胞的公开表态。可实际上,辫子问题并非那样简单,清末人们“拜年作揖”,脑后拖弋的大辫子,飘飞着辫绳、辫梢和辫帘——可以想象,这样美丽胡哨,一定也是主人的骄傲;作为男人头顶最重要的装饰,曾有许多讲究,“官派辫子”、“文派辫子”等等。还有“匪派辫子”,又“酷”又“靓”,讲究大辫顶、孩儿发、长辫梢、加大加长的辫穗、灯笼锦或蛇皮锦的辫帘子,下垂过膝窝,抹足花汉冲的头油,洗脸用鹅油胰子,唱着“十三咳”窑调,招摇过市见人便请“罗圈大岔安”。

        辫子变得丑陋,是在大清开放以后,剪辫浪潮从暗到明,从远在外国的华侨、留学生,到清朝官员。剪辫子的原因各有不同,多数与革命无关,如不合国际观瞻、不卫生、太麻烦,或者干脆就是外国人嘲笑、不好看。比如早在1898年,康有为就向光绪皇帝提出过断发、易服、改元主张。赶到辛亥革命前夕1911年9月,驻美大使伍廷芳提出了《奏请剪发不易服折》,可惜已经晚了。拖了200多年的辫子文化成了大清“国粹”,自然也成了维新革命的对象。

        大清辫子成为文化,就必然有人留恋,何况革命前途一时不明,也怕站错了队。如陈其美一则《通令军人剪辫》:“因剪辫而致冲突之案……皆因不肖军士潜将发辫暗藏帽内,以致人多观望……对于普通人民,剪辫与否,原可听其自然……而军人……不能稍事姑容……如有抗违不遵者,即行追缴饷银,革除军籍,不稍宽贷。”可见,不想剪的也大有人在,至于某名人脑后的辫子是尽人皆知一直拖了好多年才随他死去。

        剪辫子,还引发了国人的“西装头”。过去一根辫子无所谓,一刀剪去了头顶怎么办?要么剃光头,要么一刀齐,好看的“西装头”也便应运而生。

        换 旗

        古代中华,无所谓国旗;有“枪”便是草头王,君即国家,御旗皇旌军旗即是国旗。清末有了现代国家概念,颁布了国旗,却很少见,也很少出版;因为无上尊严,不能轻易使用;另外开始只是为了外交,除了走出国门的海军,也很少要用。长方形,黄色中嵌青色飞龙的国旗,1888年由慈禧太后颁布《北洋海军章程》正式批准,成了最后的清朝国旗。

        1911年10月10日,革命派在武昌城头“首义”“复汉”,在黄鹤楼扬起了“十八星旗”;200多年的大清皇朝轰然倒塌,令革命党都来不及接管,各省革命军各打各的旗,有“五色旗”和“青天白日旗”等等,搞得上海光复时迎接军民无所适从,只好全城悬挂白旗,像是投降。

        临时政府还未成立,1911年11月8日《民立报》就以《改易徽号》为题颁布了“民政总长布告:各地方所悬国旗,须与本民政府一式”;1911年12月18日,《民立报》又以《国旗命意》通告划一国旗式样:“国旗者,为国家之标识,国民之目的,其关系至为重大,若稍有参差,何以光我民国,而壮观瞻?查从前各地所制国旗,皆出自由,奢者用绸纱,俭者用布帛,或大或小,未能一致,不独有玷国体,更何以表我同胞万众一心之至意?刻下东南砥定,胡尘指日海平,自应将国旗统归划一。本都督先行用五色布制就二万方,长英尺九尺,广英尺六尺,合价大洋一元。如有多给价目者,请即向原出售处找还可也。凡我同胞,皆可向下列各商家备价领取,或照式自制亦可。惟不能丝毫有异,俾归统一,而昭慎重。特此通告明华公司、商团公会、商团总会、市政厅、民政厅、闸北自治公所、电报总局、劝业公司、久大军服公司。沪军都督府谨布。”这面“国旗”应当是沪军都督陈其美颁布,未免匆忙,一地之旗当不得一国大任。

        如果各地都自说自话自作主张,国旗将何存?于是赶快统一国旗,1912年1月甫一成立的临时参议院讨论国旗,经过激烈辩论终于决定了五色共和旗作为第一面国旗,由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公布施行。 

        改历,补过新年

        同盟会机关刊《民报》1906年在日本创刊,版权页有点意思,用的纪年多达4种,如第八期第一页是“中国开国纪元四千六百零四年”,以下是“西历一千九百零六年、日本明治三十九年、清光绪三十二年、阳历十月五日”。所谓“中国开国纪元”,就是中原老祖宗的黄历;西历,是世界通用的阳历;明治,因为在日本出版;光绪,是非不得已,因为还是大清国。反清革命,改历便也是头等大事;武昌首义后,革命军的文告,时间都用黄历;《民立报》在宣布换旗同时还宣布了“即日起用黄帝纪元,不准再用‘宣统’字样”。

        可是,黄帝纪元只用了2个多月就到1912年1月1 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发出了改用阳历的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1912年1月2日《申报》以“中华民国新纪元”为题刊登“改历通告”:

        ……本日(阴历十一月十二日)奉大总统孙谕令,以本月十三日为阳历元旦,我民国百度维新,亟应及时更用阳历,期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布告军民各界人等知悉,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着改为中华民国元年正月第一日。从前行用阴历,一律变更。孙大总统即择于元年元旦就任,发号施令……自明日起,各界一律悬挂国旗,以昭庆贺而光大典。

        如此改历,立即出现了两个问题,其一是开国第一个新年即1912年1月1日元旦已过,不免要留下极大的遗憾。其二,民间习惯春节“旧历年”,许多公务民事都以年底为期,商业都是年底清理结账;猛地一改,账都不好算!连讨债与躲债的,都不知怎么办。

        于是,就有了民国开国就“补过新年”,1912年1月5日《时报》刊登《补祝新年通告》:“……奉大总统颁行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日,并定于阳历正月15号补祝新年……阳历正月15号,即阴历十一月廿七日,凡地方店铺居民,应遵于是日补祝新年,一律悬挂国旗,同伸庆贺。”1月8日《民立报》又刊登“……中华民国改用阳历。惟念各商业向例于阴历年终结账,敲骤改章,恐有妨碍,仍以新纪元2月17日,即旧历除夕为结账之期。”可是,时间如流水,哪里能补得回来,只不过有“补”,总比开国就缺一个新年好。   

        易服、废除跪拜

        像剪辫子一样,革命就要颠覆旧文化创立新文化,包括改变看着不顺眼的服饰与举止,先破后立废除了再说。1912年3月5 日《申报》发布《丁祭废除跪拜告示》:“……奉沪军都督陈令内开……近接浙江民政司长电称,文庙丁祭,应否举行?礼式祭服如何?其余前清各祀典应否照办?迭据各属请电照遵等因。据此,查民国通礼,现在尚未颁行。在未颁以前,文庙应暂时照旧;致祭惟除去拜跪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其余前清祭典所载,凡涉于迷信者,应行废止。惟各地所祀者不同,请由本省议会议决存废。事关全国,为此通知贵省……”

        事关仪礼,穿什么?戴什么?如何行止?怎样恢复汉服?新政府来不及规定,许多人不知所从;工人农民短打容易,西装毕竟只适合少数,于是长袍马褂先扣上一顶洋帽;上海都督甚至指令推广冠华制帽公司出品的“雄鸡”牌各种西式凉帽。

        革命号称人人平等,废除跪拜首当其冲。过去的跪拜,从来是下拜上、贱拜尊、幼拜长、无权的拜有权的、没钱的拜有钱的,显摆权势或表示臣服,是最直接的人身不平等。民国政府废除封建跪拜改为鞠躬,显示了文明进步,可惜不是一声号令就禁止得了;大喝一声“跪下来!”的肉刑,甚至延续到了今天。如今,某名师堂而皇之地接受人们跪拜、某学校公开实行跪拜礼等做法,马上令人想到了100年前,立刻招致批评。

        改革较成功的,恐怕算废除旧的称呼。1912年3月4日《时报》刊登《不必称大人老爷》:“……案准内务部通电,奉大总统令开:官厅为自治之机关,职员及(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查前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习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习……一律照令改换名称,并希出示通告人民,咸喻此意,以涤旧染之污,而示更新之象……”

        此举甚得人心也很容易,社会上很快普遍了“先生”,书面上接受了“君”,只是政府机关与公私机构和封建家族做不到有令就止,“老爷”、“大人”的称呼甚至延续到了民国后期。

        (本文编辑   李文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