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品鉴
    报 纸
    杂 志
    博览群书 2011年01月07日 星期五

    博客网书

    编辑谈《谁在绑架中国经济》

    《 博览群书 》( 2011年01月07日)

        《谁在绑架中国经济》,木棉小树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11月版,39.80元

        《谁在绑架中国经济》终于上市了,作为编辑,审读本书的过程令我受益匪浅,虽然自己也是所谓的经济学“科班”出身,但本书真的让我感慨良多:一来书里都是公开的权威数据,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二来小树推理过程的逻辑性更是高出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很多。大多数经济类图书都是在编辑鸟瞰的视角下打造出来的,而对于本书,我更多的是聆听。我们的图书市场乃至整个文化产业需要这样优秀的精神财富。相信,尽管似乎微乎其微,但是我们正在改变着世界。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本书被誉为近年来国内最经典的经济图书,读懂本书等于读懂前后30年的中国经济。

        ——范鹏宇微博

        放下成见,让我们重新认识一次

        《从台北到北京》,宫玲著,中国友谊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11月版,32.80元

        从写书期间直到下笔的此刻,有个问题始终深深的困扰着我。当一个人问我,《从台北到北京》是一本什么书?我该如何回答?

        现在我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十分沉静且诚实地问自己,在过去的岁月里,你是否曾经在脑海中浮现过:哼哼,台湾人有什么了不起,高傲、难搞,迟早有一天收了你们,看你们还敢不敢废话?

        然若你是台湾人,那就请你闭上眼睛问问自己:哼哼,阿陆仔,土得要死、笨得要死,野蛮粗暴,口音又难听,绝对不能跟你们在一起。

        答案,就在各位心中。

        无论是敏感的民族精神,还是悲情的被害妄想;又或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高傲轻蔑,还是恐惧猜疑,总而言之,绝大多数的我们、彼此,都在官方灌输、媒体宣传乃至历史想像中,认识着这个所谓同属一个民族的对方。

        然而当有这么多的迷雾横亘在我们之间,轻率地替对方骤下定义,这都是一种不负责。

        因为,台湾之于大陆间的距离,就是如此近,分隔的时间如此长,社会制度与思维逻辑如此不同,其实我们都该谦虚地承认,其实我不认识你。

        在书中,我尽可能地用我自己亲身经历,不断地交换场景,两相对照,目的也只是想要说明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换位思考”。如果说我的经历、我的存在、我的书在此时此刻、两岸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真的要有什么意义,其实仅仅一句话:放下成见,让我们重新认识一次吧!

        ——摘自宫玲博客

        网友评论老杨头及《家国天下》

        《家国天下》,杨恒均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12月版,26.00元

        2009年3 月一个很平常的日子,我上网打发无聊的时间,在腾讯上看到一个很奇怪的标题《卖鹅蛋的婆婆说美国人都要饭去了》,顿时激发起我的好奇心来,我打开连接看完了这篇文章。文章开头很轻松,就是个旅游见闻,我还在纳闷这和美国有什么关系,情节接着发展下去,谈到中国人的幸福和信心,让我如同醍醐灌顶般。猛然想起读书时代被灌输的-全世界还有2/3的人民还在水深火热中等着我们去解放他们,资本主义是没落的,腐朽的。垂死的,挣扎的。让我好一阵面红耳赤,其实我们不都是那个卖鹅蛋的婆婆么?

        ……在那段时间,上网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他(杨恒均)更新博客了没,总是以先睹为快。他的文章都是从一件件生活中的平常事情讲起,虽然事情不一定是美好的,最后却能把民主自由的理念融合其中,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给人以莫大的希望。说实在话,对于我这样文化不高的人来说,学术性太强的文章是看不进去的。就这样我是越来越敬佩他,他成为我的民主启蒙老师,但他又那么平易近人,亲切得如同邻家的大哥哥。

        ——摘自杨恒均博客

        风清扬:道法自然

        老子曾经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自然,包括人类在内都是有这“三”所生。万物本一家,可见万物皆平等之观也不是佛家的泛泛而谈。可悲的是,人类却要以渺小之姿凌驾于自然之上,自拟于造物之神,让自然归统于人类的麾下。无论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皆以对人类是否有利用价值而划分为三六九等、有益无益。自然也被其比作自家的后花园,可肆意挥霍其中的资源。人类就像一个喜新厌旧的孩子,抛弃着不喜爱的玩具。当过去曾滋滋养育自己的土地不能生产时,便又弃之不顾。

        《沙乡的沉思:插图版 》,(美)利奥波德 著,侯文蕙译,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0月版,20.00元

        道法自然,掌控着自然奥秘的不是别的正是茫茫宇宙中的规律。这个规律可以说成是相生相克,可以说成是弱肉强食,这种规律主导了自然的繁荣枯萎。就像鸿雁南飞、草木枯荣,都是既定的的自然生存法则。人类却举着人定胜天的旗号去改造规律,随意将外地物种的引进、对稀有物种的大量捕杀等等。那些人认为,什么物种灭绝、地球毁灭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事。这样一个自私的种群如何得以发展。

        连羊群尚懂得牧草分区而食,以备后代之需,自称拥有最高智慧的我们又做了什么呢?

        庄子说过:“是以圣人,性善救物而无弃物。”他已经超脱到人类这个种群之外来俯瞰这苍茫大地。他已经意识到,人类只是地球上一泓尘埃罢了。一荣则荣,一损俱损。他了解,万物灭则人灭的道理。在地球上亿年的历史里,人类5000年的文明史真的是轻如鸿毛。曾经又有多少个如人类一样强势的物种走上了灭亡的深渊,不都是因为掠夺么?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后果必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或许一种鸟类的消失无法说明自然的衰败,但是自然界环环相扣,一条链断了意味着全盘皆输。我们后知后觉的原因只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断到我们这一层就是人类灭亡的时候。从客观来看,这样相当于地球的重生,我们只相当一个渺小物种被淘汰而已,只是因为我们的私自干涉使这种淘汰加快了它的脚步。但是同样是作为,为什么不做使这个时期延后的工作反而一定要自取灭亡呢?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以其大小、复杂程度、起源以及对人的重要性来衡量。所有物种都是独特生存价值的代表。想要真正达到生物的平衡,就要顺应它们的各自的本性,遵循它们各自的天性,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这个道理。

        一定要记住,现在我们所消耗的资源都是从后代那里借来的,所谓有借有还,这也是规律所在。

        ——摘自99读书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