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2月22日 星期三

    川端康成的《雪国》

    邱华栋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2月22日   03 版)

        ■邱华栋

        川端康成1899年6月生于日本大阪,父亲川端荣吉是一名医生。1901年,他父亲因患肺结核去世,1902年母亲也因肺结核去世,3岁的川端康成就在祖父母家长大成人。后来,这几位亲人也接连去世,这给川端康成的内心留下了阴影,也使得他的性格变得孤独和内向。1917年,18岁的川端康成在中学校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千代》,这是他文学生涯的开始。1920年,他考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系学习,第二年转到国文系。毕业之后倾心于文学创作,与横光利一等作家创办《文艺时代》杂志,打出了“新感觉派”的大旗,秉持唯美主义与艺术至上的观念。1925年,川端康成以《伊豆的舞女》登上日本文坛。

        川端康成一生中喜欢旅行,也曾到过中国。童年的阴影一直跟随着他,使他苦闷忧郁,形成了感伤与孤僻的性格,这种精神境况也反过来成为他创作文学作品的动力,并构成了他的作品的底色。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以口含煤气管的方式自杀离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川端康成的文学成就主要在小说。他创作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和掌小说一百多篇,代表作为《雪国》《古都》《千只鹤》《东京人》《睡美人》等。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获奖理由是:“由于他高超的叙事艺术,以非凡的敏锐表达了最具有民族性的日本人的精神。”

        川端康成的获奖演说题为《我与美丽的日本》,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一朵花会使人觉得比一百多花更美。利休曾说过这样的话:盛开之花不宜用作插花。这也就是现今日本茶道在茶室的壁龛中只插一朵花的原委,而且是含苞欲放的花。每当冬天,就插冬天的花,例如插上取名为‘白玉’或‘佗助’的山茶花,就要在山茶花中选取花朵较小、白色含苞的品种。最高境界是纯洁的白色花朵,它们也最富有色彩;让花朵的蓓蕾沾上露水,以水珠润湿花朵。到了5月间,在青瓷花瓶中插上一株牡丹花,它是茶道中最豪富的花种。这类牡丹也只有一朵白色蓓蕾,并包含露水,而且插花的瓷瓶也事先用水濡湿。”

        诺贝尔奖文学颁奖词中说:“他对那种纤细的美的热恋之情和充满表情的象征语言,显示了自然的生命与人类的生命的结合。”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这篇小说曾6次被搬上银幕,可见其影视化的元素相当强大。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却带有鲜明的川端康成所推崇的唯美的感伤。这篇小说的生成,和川端康成20岁时前往伊豆旅行中的见闻有关。在小说中,从东京来到伊豆、初次旅行的少年,途中遇到一班江湖艺人。在伊豆山道上,少年被艺人中间一个活泼天真、美丽动人的舞女薰子所吸引。薰子的舞姿动人,少年对薰子产生了纯真的爱慕,而少女薰子也对这个来自东京的少年很有好感,并产生了情愫。可最终他们互相离别,踏上不同的人生之路,留在他们心间的是一种淡淡的哀伤和最纯洁无瑕的初恋。小说中的那种少年男女之间初恋的纯真与朦胧,像雨像雾又像风,那是一个清新、空灵、美好的心灵世界。

        川端康成的代表作是小说《雪国》,这部小说发表于1947年,篇幅不大。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

        火车在暮色中前往雪国。一个中年男子在火车的座位上,脸贴着车窗,他看见夜晚里黑色的原野飞速后退,窗外流动的夜景与闪过的篝火,流动着,好像时光的河流。于是,这个男人的思绪被拉回到十多年前,他的回忆就在火车行进中徐徐展开……

        “人物是透明的幻影,背景则是朦胧逝去的日暮野景,两者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不似人间的象征世界。尤其姑娘的脸庞上,叠现出寒山灯火的一刹那顷,真是美得无可形容,岛村的心都为之震颤。”

        小说中的岛村是一个靠遗产生活的中年男子,他研究舞蹈艺术,三次去多雪的北国山村,和两个女子之间产生了复杂的情感关系。驹子是一名艺伎,她也对岛村产生爱慕,两个人互相倾慕。岛村又对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产生了倾慕。小说的结尾出现了一场大火,叶子从二楼坠落,驹子抱起叶子的尸体大哭不已。《雪国》是川端康成从1935年断断续续不断修改,一直到1947年才完成定稿的作品,全篇弥漫着悲凉之美、洁净之美与情爱之美,读来令人怅惘和心动,掩卷又是一声长叹。

        川端康成发表于1951年的小说《千只鹤》,也是诺贝尔颁奖词中提到的他的作品。《千只鹤》讲述小说主人公三谷菊治和身边的几个女子之间的情感纠葛,故事情节并不复杂,都是在演示茶道的茶室环境与氛围里展开,有一种独特的日本清雅闲适的气质,这就使得小说具有了独特的风韵。

        小说中,描写了一段涉及两代人的情感畸恋:三谷菊治的父亲是著名的茶道师傅,曾与栗本近子恋爱,后又钟情太田夫人。他去世四年后,太田夫人又喜欢上三谷菊治。三谷菊治不仅和太田夫人有染,还和她的女儿文子发生情事。这样的畸形之恋给三个人都带来了焦虑,太田夫人选择了自杀,这带给三谷菊治和文子更多的痛苦,最终断绝了两人的情缘。

        《千只鹤》这部小说深刻表现了情感和道德之间的冲突,体现在几个主人公所表现出的道德选择与困惑。小说中令人称道的还有对日式茶道的细腻描绘,让我们看到了独特的日本审美,小说的题目也带有象征性寓意,仿佛有洁白的千只鹤在翩翩飞舞,盘绕在主人公的命运和选择之上。

        发表于1962年的小说《古都》中,展示了日本千年古城京都的所有风貌。而在外部景观的线路图指引下,川端康成描绘了一个遭到贫困父母遗弃的女子千重子的故事。她出生时是双胞胎之一,被一个织锦商户收养,逐渐长大出落成一个美丽的少女。祇园节夜里,她遇到京都郊外北山树村的姑娘苗子,感觉和苗子很像。后来,她惊讶地得知两人确实是失散的孪生姐妹。经过了多年的成长,如今两姐妹地位悬殊,无法相认。千重子纤弱柔美,苗子身体结实,她们又反差,又十分相似,这种无法确认的亲情,在她们之间不断萦绕,她们内心的波澜和外部的交往,都镶嵌在京都的缤纷四季的景色中。在《古都》中,京都的神社佛坛、旧式街道、庭院楼阁带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情调,成为小说主人公的背景,映衬出小说主人公质朴纯真的人性光辉。

        在日本美学观念中,“幽玄”“物哀”和“侘寂”是核心的概念,也是一种世界观。川端康成的小说中,把“物哀”这种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物哀”是一种比较玄妙的感受,包含着悲哀与同情的意味,是一种说不清的对人间万物的凋零和世事无常所产生的哀愁。比如川端康成的《雪国》中叶子的跳楼、《千只鹤》中太田夫人的自杀、《古都》中苗子与千重子的离别,这种人物结局出现的时候,“物哀”的美感非常生动而逼真。

        欧洲近代文学和日本古典文学,都是川端康成文学创作的源泉。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在颁奖词中说:“与已经去世的谷崎润一郎相似,川端也同样受到近代欧洲现实主义的影响。但他同时又忠实于日本的古典文学传统,竭力维护日本文学的传统模式。在他的叙事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一般的纤细情韵,即发源于十一世纪的女作家紫氏部所描绘的历史风俗的巨大画面。”

        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充满了独特魅力,他就像是日本文学中的富士山,突兀而耀眼,为世人所敬仰。这套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川端康成作品系列,设计精美素雅,所选作品皆有代表性,译文精当,是目前阅读川端康成作品最好的选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