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白
手机微信的叮叮声,使我在睡梦中醒来。伸手拉开床头的窗帘,我看到阳光已经照亮了窗外梧桐树枝条上桔黄色的树叶。我拿起桌上的手机,是儿子发来的微信:爸爸,生日快乐! 嗯,今天是我的生日。可是,今年的生日不同往常。由于三年来延绵至今的疫情,我独自被阻隔在远离郑州七百里之外的鸡公山上。
深秋暖暖的阳光照在我身上,也照在廊台外坡下的树林里,照在满是桔黄色叶子的银杏上。眼前的一切是那样的安静。没有风,只有阳光静静地穿过树林的声音。那些平时在树林里叽叽喳喳的鸟儿都去了哪里? 在以往,我从来没有过在孤独和寂静里渡过生日的经历。这一刻,我怀念曾经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那些与家人亲近的情景,一幕一幕地在我的记忆里回闪。
2015年11月21日,乙未年的十月初十,大儿子晓文送给我一个惊喜:兄弟俩给我安排了印度电影《流浪者》专场。这部拍摄于上世纪50年代、我在文章里不止一次写到过的电影,在20世纪70年代末对我产生过影响。看完电影,全家人又去附近的一家酒店共进晚餐。而这一切,都是小儿子文恒细心设计的。等我们吃完饭,夜空里先前的小雨已经演变成漫天飘舞的雪花。我扬起头,在飘扬的雪花里,看到有一个虚幻的年轮在我泪水模糊的视线里形成。在人生的路途中,只要你留心,总会有一些意外的情境出现在我们的现实里。这就如同在我过往的生日里,家人一次次带给我意外的惊喜。
有一年,不知晓文用了什么方法,竟然送给我1956年11月12日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工人日报》。这一天是农历丙申年十月初十,也就是我的生日;有一年,文恒送给我的是西德时期发行的一张卡夫卡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邮票。儿子告诉我,这种卡片是德国邮政专门出售的,叫出生卡,也叫出世卡、邮戳卡,真是让我长了见识。这张被镶饰在一个黑底银色相框里的卡夫卡纪念邮票,一直摆放在我的书桌上。
每年的生日,家人都会给我意外的惊喜。有时是一册《贝聿铭全集》,有时是一套广西师范大学版的《讲谈社中国历史》;有时是一支深蓝的派克钢笔,有时是一个抓痒痒的老头乐;有时是一套咖啡研磨器,有时是一顶灰色的礼帽……当然,每年的生日我也会悄悄地购置一些纪念品。比如文洁若签名题词的毛边纪念版的《尤利西斯》,或者企鹅经典《坟墓的闯入者》,或者是一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典藏本《康德著作全集》,或者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五十周年纪念版的《洛丽塔》,就是那个主万译的银灰色封面、摸上去有些毛茸茸感觉的版本。今年的生日,我提前为自己在网上购买了《1984》和《动物庄园》。现在,我呆坐在廊台的阳光里,等待着快递员的到来。
时光在期待中慢慢地流逝。看着阳光在廊外桔黄色的银杏叶里无声地飘落,我脑海里突然冒出“白驹过隙”这个词来,是,白驹过隙。我生命里的66回年轮仿佛是在弹指一挥间就完成了。这时,我手机的微信响了,是谁呢? 我拿起手机,没有微信,是手机的电量只剩百分之二十的提示,需要充电。可问题是,年轮不是手机,当一个人的日子只剩下百分之二十的时候,他无法像手机那样去充电,剩余的日子是按天计算的,过一天就少一天,永远不会再来。
生命中的凄凉在心头盘绕。山坡上的树冠都已经变黄,甚至连竹子的叶子也泛出黄意来。我是一棵栖身于山坡树林里的树吗? 我在静静地等待,等待着风,等待着雨,等待着即将来临的林涛。这使我想起前几天发在朋友圈里的九宫格《墙与藤》,爬山虎那些黑褐色的藤条牢牢地攀附在花岗岩或者红砖的墙壁上,深藏在背处悄悄地发芽,摸索着往上攀爬。那就是人生吗? 或许,我们的人生本来就应该如此平淡,默默无闻,就像爬山虎,在陡峭的墙壁或山崖面向山谷,面向雨雾,面向春夏,在漫长的孤独中生长,直到眼下这桔黄色的树叶开满枝干的深秋,直到这橘红色的枫叶开满山谷。
在寂静里,我听到有一个脚步踏着台阶上的落叶走上来。我起身,看到那是我期待的身穿印有“顺丰快递”标记服装的快递员,但我从他手里接过的不是《1984》,也不是《动物庄园》,而是一份来自云南昆明的纸盒快递,我知道,那是家人给我的生日礼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纸盒,那里有三种不同的鲜花:康乃馨、百合花与天堂鸟。看着被阳光照耀的鲜花,我的眼睛湿润了,泪水模糊了那个沿着石阶离开的快递小哥的身影。
亲情是一种责任。家人的祝福犹在耳旁,如鸟在天空里自由飞翔,就像这一刻洒在我身上的阳光,使我无比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