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年轻编辑与老作家的文字因缘

    ——《许杰短篇小说选集》出版杂记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1月16日   14 版)

        ■岳洪治

        1979年初,我到(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四文学组”做助理编辑和《新文学史料》业务秘书还不到一年,组里交给我一部书稿,让我做责编。这部书稿是韦君宜副社长交办的,记忆中,这是我责编出版的第一部书稿,所以印象比较深。印象深刻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书稿的出版还关系到为作者恢复名誉和落实政策的问题。

        书稿是许杰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许杰是文学研究会成员,曾任吉隆坡华侨《益群日报》总编辑和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1936年7月,鲁迅在中山大学的同事蒋径三在杭州坠马去世后,许杰曾写信给鲁迅,请他为《晨光》周刊即将出版的《蒋径三先生纪念专号》写稿。鲁迅抱病于9月18日回信给他说:“径三兄的纪念文,我是应该做的,我们并非泛泛之交。只因为久病,怕写不出什么来,但无论如何,我一定写一点,于十月底以前寄上。”然而,鲁迅已没有气力来完成这个心愿。《晨光》周刊的纪念专号于10月25日出版的时候,鲁迅去世已经一个星期。

        许杰这个辈分的作者要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书,自然要找和自己辈分差不多、比较熟悉的人。所以,他的第一封信,是写给早年参加反帝同盟,曾从事左联和文总的党团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人文社副社长和副总编辑的楼适夷的:

        适夷同志我兄:

        这一次在上海相见,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想你已经平安回到北京了吧,我在这里祝你安吉。我现在想和你说一件那天晚上没有谈起的事,希望你能够赐予帮助。原来,我的那本小说选集(笔者注:指1956年11月以人文社副牌,作家出版社名义出版的《铸炼集》)在出版以后,接着就是反右开始,从此,这本集子,就打入冷宫。……我想,我的那本小说集,是否可以由你们重新出版呢? 这就要请你考虑,并且给予大力支助了。

        我的那本选集,在编选时,效洵(笔者注:指郑效洵先生。著名编辑、学者、翻译家。曾编译中国第一部《资本论》全译本,编印出版第一部《鲁迅书简》,译著有契诃夫小说集《谜样的性情及其他》等,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同志曾花了很多力气的,我至今还很感激他。有些情况,你可否就近和他谈谈呢? 我想,这本书的纸型,如果至今还有留存,我也不想再有什么更改,至多加些几句后记。如果没有纸型,须得从(重)新排版,那末,趁这机会,重新选过几篇,或加入几篇,亦无不可。究竟如何,请你赐复,不过,无论如何,一定要请你帮忙。专此,即致

        敬礼! 并祝

        撰安!许杰七九、三、十二

        细读此信,颇有意味的是,起首缀于收信人称谓后的提称语:“同志我兄”,——既称对方“同志”,又缀以“我兄”。重复使用提称语,在尊敬当中,又表示着一种亲近。无意之间,便流露了写信人在被“改正”之后如获新生的那种喜悦,和想要通过旧作重版回归社会的迫切愿望等复杂的心情。

        然而,此时的楼适夷已经离休多年。虽因受聘担任《新文学史料》的顾问,偶尔还会到社里来转转,但是,《史料》杂志之外的事情,他是不便多发表意见的。因而,楼适夷就把这封信转给了时任人文社副社长的韦君宜。

        许杰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于4月4日又给韦君宜写了封信:

        君宜同志:

        在五七年以前,人民文学出版社,曾经给我出版过一本小说选集,(书名《铸炼集》)不料在出版不久,我就被错划为右派,因而这书就不能很好的发行、与读者见面。……前几时,我曾写信给楼适夷同志,他在回我的信中说起,现在社里的事情,都由君宜同志主持,并说已将我的原信转交于你,不久你会有信直接寄我的。我想,你的工作一定很忙,你给我的回信可能一时搁下了,所以再写这封信给你。我直接向你提出请求,是否可以把我以前出版《铸炼集》,重新出版。我想,如果还有旧的纸型的话,就照原版重印算了,如果已没有纸型,须得重排,我还想重选一次,未知你以为如何? 尚望拨冗赐复为感。专此,即致

        敬礼!许杰(1979年)四月四日

        收到许杰来信后,君宜同志就在信封上批了“交五四组复”几个字,转给了具体负责“五四”以来作家作品出版工作的“五四文学组”。我所在的“五四文学组”只有七八个人,既要编辑出版“五四”以来的作家作品,又要做好刚创刊的《新文学史料》杂志的组稿、编稿和出版发行工作,大家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组长李启伦拿到韦君宜的批件,就把它交给了组里能跑能颠的小青年——让我具体负责处理此事。

        我按照许杰信中提供的线索,请出版部门的同志帮助查找《铸炼集》的纸型。遗憾的是,书稿原版纸型已遗失。因此,组里决定,就按作者的意思,请他重新编选其小说选集。我便以“五四文学组”名义给许杰先生写了封信,说明了我们的意见:

        许杰同志:

        您好!

        适夷、君宜同志先后将您的来信交给了我们,经我们向社里出版部查询,据说经过几次清理,尊著《铸炼集》的纸型已无存留。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同意您的意见,欢迎您将小说集重新编选,出版一个新的集子。

        近年来,各出版社发稿品种增加很多,工厂排印很紧张,稿件有大量积压,出版周期很长。我社今年发稿和出书计划都已根据印厂生产能力安排定了,发稿压缩了不少,很难再增加新的品种。由于这种情况,您重新编选在时间上可以从容些。因为,编定后也要明年才能安排发稿。

        以后您有关编选小说集的事,请与我们直接联系。此致敬礼!

        五四文学组1 979年4月20日这封信发出几个月后,经编辑部研究,决定把《许杰短篇小说选集》列入下一年的出版计划。于是,我仍以“五四文学组”名义写信告诉了作者,很快就收到许杰的回信:

        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四文学组负责同志:

        你们复我的九月廿四日的信,已经收到。

        你们答应把我的小说选列入明年的工作计划当中,我很高兴,也很感谢。我现在只想请你们帮一点(忙),就是你们那里,是否还存有我五六年出版的《铸炼集》一本,如有、能够寄我,则更感谢了。有些篇目,我估计你们不定有,我当设法重抄,或设法复印,决(绝)不多麻烦你们。因为经过文化大革命,即使像解放后出版的《铸炼集》,我自己也没有好好的保留一本了。费神,请你们查一查,复我一个信,好吗? 专此即致

        敬礼!

        许杰(1979年)九月卅日复信请寄:

        “上海中山北路师大一村332号301室”

        收到信后,知道作者已着手编辑他的作品。我即遵照他的意思,从编辑室存留的样书中找出了一本1956年出版的《铸炼集》挂号寄给他。

        许杰写给五四组的第二封信,是一个月后收到的。信上说,他已经带着书稿到了北京,希望能与我们见面:

        (1979)十月卅一日

        收到这封信后,我按信中所示,于11月2日赶到国务院第一招待所,见到了许杰先生,并就小说选集出版之事,征求了他的意见。在这次见面约一个月后,许杰给我写来一封信,并一份小说选集目录。内中还附了一封他给韦君宜的信。写给我的信,只有一页:

        洪治同志:

        记得上月二日,在北京国务院第一招待所和你见面,并把我的小说选集的稿子当面交给你,一直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我现在还不知你们社里对于这件事是否已经作出决定,我心里在念着。我在这里,附寄韦君宜同志一封信,麻烦你,请你代为转交,并请能给我一个回信。专此,即致

        敬礼!

        许杰七九,十二月廿二日

        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四组负责同志:

        你们为我挂号寄来的《铸炼集》,我已收到。没有立时复你们,甚为抱歉。这是因为我原计划在出席文代大会时,来京和你们面谈,所以把这信拖了下来,望你原谅。现在,我已到了北京,并且把初步选定的篇目及稿子已经带来,希望能有机会和你们面谈一次,并将这份稿件面交给你们。我现住在国务院第一招待所705号房间内。因为我对北京的路途不甚熟悉,是否请你们抽空移玉前来,那是更所切盼了。专此,即致

        敬礼!

        许杰

        收到信后,我随即将他给韦君宜的信交给了君宜同志,因为这封信内容还是关于小说选集出版的事,君宜同志阅后,仍交由我来处理,信的内容如下:

        君宜同志:

        我的小说选集,前曾得到你们负责部门的复信,说是《铸炼集》的纸版,已经没有留存,可以由我自己重新编选一次,反正还要重排。只不过,今年的出版计划已经排满,要我慢慢编选,可以排入明年的出版计划之中。我现在经过一个时期的考虑,重新选编了一个目录。它的内容,大体以原已选入《铸炼集》的主要(作品)编目(为主),其余另外增加几篇。计算全书文字,大约是二十万字或稍乎(为)多些,可(不)知可否? 我的这本小说集子,仍旧想定名为《许杰小说选集》,既然说要重排,我想,《铸炼集》中所选原稿,当不成问题,另外选入的稿子,有的可从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许杰短篇小说集》中找到,有的则须在解放前出版的《文学》杂志上找出,这种原稿,不知你们那里可以找到否? 希望你们能够告我。现在提出几个问题,请你们一并告知,好否?

        一、我的这本《许杰小说选集》,是否可以列入明年、即1980年内的出版计划之中?

        二、我自己选定的目录,是否再须请你们重新审阅一次,才能确定?

        三、选定的目录确定以后,排印时的原稿,如从《文学》杂志上选出的东西,是否须(需)要我来重抄,或由你们那里托人抄出?

        这几个问题,希望你们能够尽快的回答。有些什么事情,须要我做的,我可以准备起来,等到文代会开会时,我可以来到北京,和你们当面的接洽。专此,即致

        敬礼!

        许杰九月八日

        又过了一个月,已经是1980年1月。君宜同志又转给我一封许杰来信:君宜同志:

        前次由你社五四组同志转上一信,想早收到。我的短篇小说选集,希望能排入八〇年度出版计划,谅蒙同意。我原来想在书前写一篇自序,但转念一想,不如写几句后记,自己毋庸多话。现在,我把“后记”寄上,请查收,并请转交五四组,附入原稿后面。我现在恳切希望,你在收到以后,给我一个回信。专此,即致

        敬礼!

        许杰一九八〇年一月廿七日

        许杰随1979年9月8日信附寄的“目录”,原为《许杰小说选集》。1980年1月27日,随信附寄的“目录”,已按我的意见,改为《许杰短篇小说选集》。——因为该书收录的作品,都是短篇小说。在作者积极配合下,我这个初次编辑老作家书稿的小编辑没有出现什么纰漏。《许杰短篇小说选集》在“五四文学组”出版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于1981年7月出版,初版印数19000册。

        《许杰短篇小说选集》出版后,我又编发了许杰回忆录:《坎坷道路上的足迹》。该文从1983年第一期开始在《新文学史料》上刊出,总共连载了17期。从责编《许杰短篇小说选集》,到编发他的长篇回忆录,和许杰老人这段文字因缘,留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也是美好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