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办书院始于唐朝,发展于宋朝。北宋开宝九年(976年),被视为湖湘文化的启先声者之一朱洞任潭州太守,他选中岳麓山这块宝地,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聘请教育家周式为第一任山长。周式“学行兼善,尤以行义著称”。宋真宗赵恒很赏识他,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召见周式。这位皇帝很重视教育,曾作《励学篇》,感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欲封周式为国子监主簿,留皇宫为诸王子讲课。可周式不为名利所动,婉言辞谢。宋真宗甚为感动,在周式离宫时赐对衣鞍马、内府书籍,并题赐“岳麓书院”匾额。周式回书院后讲学如初,精心经营,书院进入鼎盛时期,学生由建院之初的60余人增至数百人,超过了当时官学国子监的规模。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名闻遐迩。
两宋之交,岳麓书院遭战火洗劫。乾道元年(1165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刘珙重建岳麓书院,并聘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教岳麓。张栻对刘珙重修书院之举极为称赞,作《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张栻来往于湘江两岸的城南、岳麓两书院讲学授徒,传道授业。书院办学的宗旨是宣传理学的思想,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了一批如吴猎、赵方、游九言、陈琦等有经世之才的优秀学生。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闻张栻得胡宏之学,专程自福建崇安去长沙访问岳麓,与张栻论学,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二人诘难辩论三昼夜,朱熹对张栻的观点表示赞同。由此开启湖湘学派与闽学的交流,对两派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据说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时人描绘“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张会讲之后,岳麓书院名声更加远播,元代理学家吴澄在《重建岳麓书院记》中说:“自此之后,岳麓之为岳麓,非前之岳麓矣!”
绍熙五年(1194年),在岳麓会讲27年之后,朱熹任湖南安抚使,再次来到潭州,重整岳麓书院,颁行《朱子书院教条》。经过他的整治,岳麓书院再次进入到繁盛时期。
明代岳麓书院学术仍以朱张之学为正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王阳明因触犯太监刘瑾而被谪贬为贵州龙场驿栈驿丞。他在赴贵州上任途中路过长沙,“客行长沙道,山川郁稠缪。西探指岳麓,凌晨渡湘流。”前往岳麓书院参观,登上岳麓山顶处的赫曦台,留下《登赫曦台》诗作:“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岳麓志》载:“(阳明)寓居岳麓,为朋徒斤斤讲良知之学,是时朱、张遗迹久湮,赖公过化,有志之士复多兴起焉。”王阳明及其弟子先后到岳麓书院讲学,传播心学,倡导“致良知”“知行合一”。
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帝赐御书“道南正脉”额,以褒扬岳麓传播朱(熹)张(栻)理学之功。乾隆九年,又赐御书“道南正脉”于岳麓,岳麓书院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再次获得肯定。乾隆后期至嘉庆、道光年间,书院的建设进一步发展。清嘉庆朝曾任国史馆、功臣馆纂修的袁名曜因母去世回乡丁忧。嘉庆十七年(1812)被聘任为岳麓书院山长,他主教5年,善诗文,长议论,以培养人才著称,湖南名生多出其门下,著名思想家魏源就是其中之一。袁名曜在任期间,曾对岳麓书院修缮改造,竣工后,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门生应对。众人正苦思冥想之间,贡生张中阶高声应对曰:“于斯为盛。”众闻之皆拍案叫绝,于是这副著名的集句联就此诞生。
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即楚材晋用的典故,本意是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袁名曜将“虽”改为“惟”。“惟”是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意思是说楚国是出人才的地方,翘楚云集。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本意是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在这里是指岳麓书院更是彬彬济济、英才齐聚之会所。这副古联意境深邃,气势豪迈,寄托了古人对于盛世人才济济的理想和向往。
岳麓书院前门上有对联:“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各代,饱经沧桑,千年弦歌不绝,学脉延绵。秉承传道济民、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海纳百川,胸怀社稷,吸纳了一大批文化大师,催生了一大批推动历史前进的国家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