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报告文学《不负韶华——追忆“时代楷模”李夏》,不禁为书中李夏同志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所打动,其一言一行无不触动着我的内心,荡涤着我的灵魂,读至痛处,每每潸然泪下。纵是掩卷,那些个看起来寻寻常常的角色、寻寻常常的事例便化成一幕幕影像萦绕于我的脑际,直让我感觉心中的英雄梦幻般地活了过来。
33岁,正是挥斥方逎的大好年华,可是作为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县监委派驻乡监察专员的李夏,生命却永远定格在2019年8月10日那一场台风带来的巨大灾难中,令人扼腕叹惜,痛彻心扉。在李夏同志短暂的一生中,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了一位共产党员、人民公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赤子之心,书写了时刻将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中的朴实而崇高的情怀,书写了共产党人勇于在危险和困难时刻不畏艰险、勇于担当、冲锋在前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是李夏生前微信上的个性签名,也可以说就是他人生的座右铭。古老徽州纯正家风的熏陶、各级学校多年的塑心塑行、个人觉悟的自觉提升让他的理想信念坚如磐石,浑身洒满阳光,充满正能量。生于屯溪老城而凭借自己努力成长为一名乡村干部的他,一点也不嫌弃和抱怨乡村艰苦的条件,一头便扎进乡村工作,平时连走路鞋里进个砂子都嫌硌脚的他很快就能够赤足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工作起来不分分内分外、白天黑夜,除了双休匆匆赶回家看望母亲、妻子和孩子,其余时间都交给了工作。无论是担任档案员、党政秘书还是纪检干部,他都能做到有难题不回避、有矛盾善化解、有原则必坚持、有需要随时到,尤其是担任纪检监察干部以后,敢于铁面无私,及时大胆处理了几个棘手的违纪问题,巧妙化解了过去遗留下的矛盾,很快便树立起了法制和纪律的威严。纪检监察很少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哪怕再小的事情他都会一件一件认真踏实地去做,一件一件落到实处,用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用心地诠释了一颗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
“把人民群众时刻放在心尖上,把自己的女儿养在手机里。”这是他与妻子宛云萍在一次聊天时随口说出来的。他曾工作过的长安乡,就有“有困难,找李夏”这样的口口相传,可见他在群众中的口碑以及群众在他心中的分量。无论何时何人找他帮忙,他都从不推辞,再忙他也要抽空去群众家里走走看看,深入了解民情。脚上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地理位置偏僻、道路险恶的荆州乡,他上任没多久就用双足丈量了那里的山山水水,哪一村、哪一户的情况都弄得一清二楚,有时一次登门没弄清就二次、三次。由他联系帮扶的贫困户,他善用政策精心地制定出脱贫“组合拳”,用满满的干货助其尽快脱贫。
成为正式党员后,李夏激动地对妈妈说:“我要牢记党的教育培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这么说,也一直这么做。生活上他从不挑剔,时时事事注重节俭,主动要求用维修好的旧办公桌,经常吃8元一份的盒饭,出差时住40元一晚的旅店。他对自己很抠门,省吃俭用,却多次自己掏钱请专家为群众讲解菊花种植技艺,偷偷抽空回去看望曾经联系帮扶的贫困户。他最奢侈的一次消费,就是花2万元为喜欢钢琴的女儿买下了一台琴,也许是孩子的一声“臭爸爸”触动了他内心的愧疚。每当困难和危险来临的时候,他总是抢着上前并冲在前头,在敬老院遭受洪水袭击时他闪电般地赶到了现场,在乡里某山林发生火警时他冲在最前面,在台风利奇马即将到来时,他没日没夜地赶赴一个又一个危险的现场救护群众,直至无情的泥石卷去了他年轻的生命。
本书系由书同和吴宝成共同创作,他们深入李夏同志生前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各个角落。写的完全是真人真事、小事实事,还收集了不少生动、鲜活的图片,书中除却抢险救灾,几乎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的的确确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初读,让我们由衷感到痛失了一位初心不移、矢志不渝、一心为民、踏实做事的时代英雄。再读,便又感到作者为我们复活了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雅有俗、有志有才的人生楷模,“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说过。在李夏同志不幸牺牲后,2019年10月23日,中宣部授予了李夏同志“时代楷模”光荣称号,他的先进事迹一时传遍大江南北,他的精神影响和激励了无数人。这样的英雄正在成为时代最闪亮的坐标,照亮我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