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成长发展的鲜活档案和丰沛史料。

    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张鹏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10月14日   19 版)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张珑著,商务印书馆2020年8月,48.00元

        《钢的交响——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李瑞骅著,商务印书馆2020年8月,46.00元

        在共和国发展的辉煌历史上,涌现出不少杰出的伉俪,他们相濡以沫,携手并肩,共同为祖国的发展前赴后继,呕心沥血,谱写了一曲曲兼容着爱情与奋斗的宏大乐章,留下了不少儿女情长与家国情怀交相辉映的时代佳话。近读商务印书馆新出版的“合璧之书”——张珑女士的《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和李瑞骅先生的《钢的交响——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我再一次领略了这样迷人的传奇故事和时代佳话。张珑女士为一代国学大师张元济先生的孙女,可谓大家闺秀。她出生于上海的书香门第,先后就读于上海中西女中、圣约翰大学等百年名校。她于1951年至上世纪60年代末期,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张珑在祖父张元济先生身边从牙牙学语到求学问道前后生活20余年,可以说耳濡目染了乃祖之风,得到了家学源远的文化和道德的双重熏陶。她在“文革”后从事建筑工程文献编译整理工作,创办中国建筑设计院英文杂志《中国建筑》并担任主编职务。张珑女士退休后仍然笔耕不辍,《水流云在》为其同名回忆录的增订本。张珑的丈夫李瑞骅先生则是举世闻名的人民大会堂工程中最关键性的钢结构设计的技术负责人,是人民大会堂竣工庆功宴上周恩来总理点名致谢的三位功臣之一。他又是新中国一大批重点工程的钢结构设计的技术负责人,我国第一部钢结构规范的主要编订人。他为新中国钢结构事业做出了开创性、奠基性贡献,是理应被共和国记住的第一代钢结构大师。李瑞骅也出生在上海,青年时代在多伦多大学土木系就读。1952年绕道美、欧、亚11个国家,归国参加新中国建设。先后在华东设计院、北京工业设计院、建筑工程部从事和主持钢结构设计及研究工作。《钢的交响》为其回忆录《八十忆语——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世纪交响曲》的修订版。

        《水流云在》是一部共和国知识女性的人生漫笔,也是命运之书和励志之书。纤细的人生细节,汹涌澎湃的激情,睿智而又不失灵动的语言,令人心仪的岁月之美,语言上如同一个娓娓而谈的开放型文本,内心却不断地走向安详与澄明之境。她以宁静安谧的陈述置换激越的独白,以历时性的结构减缓叙事的节奏,以精确的表达质询人生的沉思,在历史与当下、古典与现代之间,不断调整自己与事业和情感的距离,既悠游于历史隧道的幽深,亦内敛地发出叩问,并忠直地指认人生的清晰轨迹。张珑女士以自己富有耐心的写作,深刻诠释了何为真正的中国现代女性知识分子。

        这是一本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的个人生活札记,书中所忆皆是个人学习生活、工作游历和家庭生活的细节与片段。个人化的视角为她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作了详实细腻、真情弥漫的亲历式的忆述和档案式的存照。作者拥有独特的家庭背景和命运沉浮,从其复杂动荡的个人生命史可以窥见到上世纪至今变动不居的社会场景和时代的背影。他们伉俪奉献于社会和心系于国家的情怀催人泪下,一部个人的命运交响让那个时代的亲历者感同身受。这部回忆录既实录个人命运,又深思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淡笔抒发情怀,欣然回眸历史,那些祖辈的丰功伟绩与事业求索,那些感动的热泪,连同沉潜于知识女性心中长达五十年的柔情,历经岁月的风霜,已从灿烂逐渐归于平实,从时代的波澜壮阔退隐成了记忆的美丽片段。作者本着史家的诚恳和生命关怀,以文立世,挥洒自如。世事或许渐行渐远,但绵延在家国之间细小的记忆和无法割舍的情怀,以及这种绵密整洁的叙述,值得我们共同珍视。

        《钢的交响》是李瑞骅先生的回忆录《八十忆语——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世纪交响曲》的修订版。李瑞骅先生1920年代出身上海儒商家庭。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毕业后赴多伦多大学继续深造,攻读工程学硕士,主修的专业方向是钢结构设计。1952年学成归国时,恰逢抗美援朝战争如火如荼,他不得不绕道欧亚,辗转颠沛一个多月,终于回到自己的家乡上海。回国后他在华东工业设计院任副主任工程师职务。1954年,李瑞骅因工作调动北上,任职于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后又转任建工部金属结构总局设计室任主任工程师,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大工程中的军用和民用重点工程正是他负责主持的。数以千计的纲结构设计项目在他的主持下应用到新中国建设的方方面面。李瑞骅先生所做的设计大多是极富创新意义的,他独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涉及面也极其广泛,大型公共建筑、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机械方面等均有建树,其中最引以为自豪的是人民大会堂的主体建筑的钢结构设计大型工程。他所主持的数千项钢结构设计,都是建筑史上的样板和妙品。除了设计,李瑞骅先生还是我国钢结构规范的权威和学科带头人。李瑞骅先生坚持钢结构设计的强度技术标准,避免了建筑界无数的安全隐患。

        之所以将两书联袂合璧出版,自然因为两位作者百年之好,珠联璧合之意。他们均出身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熏染与现代科学教育,为中西方文明所熏陶和浸润。他们一个文采飞扬,一个学以致用;一个是学养丰赡气质高雅的大家闺秀,一个是技高一筹术有专攻的理工才俊。他们学成报国,在各自的岗位上身体力行报效国家。他们为人均极为内敛、淳朴、谦和。他们一起经历人生和国家的风风雨雨,一起栉风沐雨携手并肩,令人感佩钦敬。即便在湘西黔阳地区的底层环境里,他们也以苦为乐,在彼此的相濡以沫中,寻觅工作和生活的乐趣与意义。在共同走过的半个多世纪中,他们“从未闹过矛盾、吵过架”,堪为后世学人的为人处世、美满婚姻、事业有成的典范。

        两书写作风格刚柔相济。李瑞骅先生的文字洋溢着生活的乐趣和工作的豪情。张珑先生的文字款款深情,娓娓而谈中包罗万象,常于无声处描写出大历史的波澜壮阔。两书合璧出版,优势互补,开卷有益,回味悠长。两书各自内容相辅相成,分则各有千秋,合则相映成趣。两书合读,内容互相参照,对比互参,波澜起伏。涓涓细流,政治经济与家国情怀经纬交织,社会生活纤毫毕现,个人情感、家庭趣事和国家前途融会贯通,内涵深厚,构成了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成长发展的鲜活档案和丰沛史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