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元年,即公元1909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深感“中国向不以领海为重”,怀揣“探其(西沙)究竟,收入海图,作为中国之领土”宏愿,于当年旧历四月率船龄超30年、破旧失修的“伏波”“琛航”两舰,前往南海西沙群岛巡阅维权。
2019年是李准将军巡航西沙110周年。李准孙辈、著名出版人李昕应三沙市委政研中心之邀,于11月下旬前往三沙永兴岛讲学。这座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海岛,是三沙市委、市政府驻地。
此次登岛,李昕为驻岛军警民讲述了李准其人和110年前的南海维权历史。当年,李准巡航西沙21天,先后登陆15个小岛,逐一命名勒石,升旗鸣炮,宣示主权。在列强觊觎下,他心怀忧患,深感南海领海安全如“春冰虎尾,夙在兢兢”,于次年编著《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首次用经纬度记录,将南海诸岛纳入我国防版图。近年来,随着南海局势趋紧,李准的维权行动和留下的文字,成了彰显我国南海主权的重要铁证,李准被高度评价为“南海亮剑第一人”。2012年7月,中央决定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南、中沙群岛的岛礁及海域。170字的《三沙设市记》,记载了自秦以来我国南海维权的十个历重要历史节点,“清末李准率师巡航,踏勘诸岛宣我主张”赫然在列。
冬日的永兴岛浪急风硬。对西沙,对永兴岛,李昕有旁人未知究竟的特殊情结。面对浩瀚南海,李昕百感交集,一改平素温文之态,朗声笑叹“西沙,我来了!”为了此次西沙之行,李昕专门添置了一部拍照功能强大的新手机,一登上永兴岛,他对永兴岛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似有久别重逢的亲切,恨不得一一收入镜头。须知,110年前,永兴岛被踏勘至此的李准命名为“邻水岛”。四川邻水是李准的家乡,也是李昕的祖籍地。这次除了讲学,李昕还想寻访李准西沙巡航旧踪,计划乘快艇选几个李准当年命名的小岛走走看看。但当天风力5级、浪高两米,为安全起见只得作罢。
在李昕的亲情世界里,李准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存在。身为前清高官的李准受命镇压过革命党人,在特殊年代,这是笼罩在李昕全家心头的政治乌云。而当李准的历史功绩,特别南海维权的历史意义得到重新评价后,为避攀附之嫌,李昕很少提及这位祖辈,认为和他的关系“不近也不远”,未曾想过研究李准,写写李准。
事实上,我们邀请他去三沙、南海看一看,最初是想请他给守护南疆的三沙军警民讲讲怎么读书,丰富岛上的文化生活。可适逢巡航西沙110周年历史节点,作为李准将军的孙辈来到三沙,又怎能不追忆先贤?我们本以为凭借李昕的特殊身份,以及他的学识、口才,加上史料积累、家传故事,随便给大家讲一讲应该都会很受欢迎,不是一件太辛苦的事情。但是李昕从一开始就没打算“随便讲一讲”。基于30多年出版工作养成的严谨风格,他认为自己对李准研究很不够,以至没有一时贸然应承。特别是,当时他因脑部缺血常常感到头晕,身体状况不好,所以我们劝他以健康为重,先放下这一提议。但李昕并没有放下,而是把这次讲座当作一个大工程,足足提前了两个月精心准备。关于李准的书籍、资料确实不少,但李昕不是拿来就用,他发现这些书籍、文章中以讹传讹之处太多,需要一一考证。一些看似不那么重要的历史细节,他也没有放过,反复到国家图书馆或网上查阅史料甄别,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形成两万字的讲稿后,李昕反复修改打磨,三易其稿,终成精品。2019年11月26日,在“三沙大学堂”上,李昕用“南海雄杰”定位李准,讲了李准的为人为官,讲了110年前的南海维权,史料厚重,充满深情又公正客观,极具感染力,被现场听者称为是这个大学堂有史以来“最精彩”的一堂。
110年过去了,李昕是家族中第一个来到三沙寻访李准旧踪的晚辈。110年前的西沙之行是李准人生的高光时刻。当时的中国政治腐败、国力贫弱,处处被动挨打,逢战必败,只得“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身处那样一个充满耻感和痛感的时代,李准的血始终是热的,骨头始终是硬的。他的忧患意识,他的亮剑精神,他的远见卓识,他的深明大义,以及他的家国情怀,在晚清的黑暗天幕之中绝非只是微光一线,恰堪称时代的强音。放在今天看,亦是弥足珍贵。讲座后我们意犹未尽,总觉得这次三沙之行应该不仅仅只是一课之缘,有必要请李昕以他独特情感和视角,写一本关于李准的书。或谨慎使然,或责己甚严,李昕当时答复把握不大,但愿意试试看。
回京后,李昕一头扎进对李准的研究之中。特别在疫情期间,他闭门不出,全身心投入研究、写作。关于李准的多篇专题文章接连出炉,他总在第一时间发给我,请我提意见并展开讨论。回看往复微信,成书话题已泛然成篇。有幸成为“第一读者”,我大为受益。李准是晚清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推动者,也与诸多重要历史人物关联紧密,这倒逼我认真研读了晚清及民国初年的历史,对所涉人事有了大致的把握。而李昕发来的每篇文章都可读而且耐读,文风一如既往的平实凝练,内容也是一如既往的扎实厚重,值得反复研读,回味悠长。李昕谦称自己并非历史学者,没有接受过研究历史的专业训练,但事实上他每篇文章都透着据事直书、论从史出的史家精神。为祖辈作传,他秉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绝不溢美,也不讳恶。他坚持用事实说话,对李准的正面评价都有足够的史实支撑,为此查阅的资料不仅仅限于史书,而拓展到《政治官报》《申报》等晚清、民国的诸多报纸,甚至朝廷奏折,全书脚注多达两百余条。他回望李准的目光有晚辈的敬意,更有学者的客观。坦白说,这本书称得上温情拟家传,理性作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