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8月26日 星期三

    文物保护须加大技防力度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8月26日   08 版)

        近日,山东省青州市检察院检察官们再次走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家沟古墓保护区。看到古墓上的盗洞已经回填,古墓边的垃圾堆也清理了,特别是古墓上方增加的10个摄像头更是时刻运转监控,检察官们长长地舒了口气:“这些古墓葬,今后再也不会轻易被盗了。”(检察日报2020年8月13日)。

        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底线、红线和生命线。除了非法出入境,盗墓、盗掘、法人违法、执法力量薄弱等多种因素交织,目前我国文物安全形势严峻。在田野无人区文物保护问题上,文物部门也面临自身的短板,除了人员紧缺,文物巡查、监测装备的落后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另一方面,文物市场的红火、文物价格的节节攀升,客观上也刺激了一些文物犯罪分子不惜以坐牢和生命的代价铤而走险。

        保护文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从历史传承上来看,文物属于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的实物见证,历经数千年风霜雨雪、硝烟战火能够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只有保护好文物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历史,只有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才能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文物承载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和深厚的感情,守护住文物,就是守护好历史的文脉。除了重视人防、物防,加大科技手段的应用,通过技防手段的支撑和覆盖,提升无人区文物安全防范能力。一方面,要完善文物保护管理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技防力量,有效堵塞各种漏洞,除了为田野无人区文物装配“电子眼”,有必要对文化遗产资源点及重点文物埋藏区实行一对一分片包干管理,确保文保单位个个有监管、巡查无盲区;另一方面,田野无人区文物保护应积极加强智能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的运用,将文物安全工程纳入公安部门“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建设同步规划,争取在无人区建立视频监控和入侵探测、自动报警及巡更系统,不断提升无人区文物安全的可见度。

        应该说,保护田野无人区文物,“技防”和“人防”缺一不可。在文物保护加大物质技术投入,助推文物保护从功能型向文化型转变,依法对毁坏文物的行为进行严惩。惟有如此,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加强文物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用文明的力量推动发展进步。保护文化遗产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做好文保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江苏省连云港市 吴学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