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7月22日 星期三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对于解决当下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有深度的探索和思考。

    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在教育学术领域的昭彰

    查有梁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7月22日   19 版)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教育问题研究》,陈理宜、刘炎欣著,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定价99.00元

        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哲学。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实践本性”的考察,建立了实践本体论——将实践看作是思考人与社会、人与世界问题的基点。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先认识世界,然后才能改造世界。正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生成了人的价值,因此,实践之于人而言具有本体论意义;人是实践的产物,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处于不断生成的状态,实践探索,动态生成,不断发展,永无止境,实践过程因而具有了生成性价值;人类在实践中认识了自身,但更主要的是获得对实践对象的认识——通过感性实践,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创生了理论,理论再回到实践,推动实践去实现更高的目的,从而走向对社会的建构和对世界的进一步改造,如此循环往复,人类得以在有限的生存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的成果。这是从历史发展的演进逻辑推导出来的实践认识论,是历史与现实、过程与方法结合的产物,更是合理性与逻辑性的辩证统一的成果,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教育问题研究》一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对于解决当下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有深度的探索和思考,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研究的力作,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有益尝试。

        首先,实践是全部人类理论的基石,教育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必然要以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为指导。马克思将实践确立为全部人类理论的出发点,是源于实践的内在规定性——感性活动是实践的先在基础。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并把感性活动作为理解教育的基础,才能真正按照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及其实际状况进行教育实践。这是对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的教育践行:只有通过人的感性活动及其发展生成的感性客体,实践的历史才能真正解释世界,完成对世界的改造,促进人类的进步。

        其次,生活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前提,“生活世界”是教育的奠基性源泉。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是建立在人类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实践之所以具有本体论意义,因其凸显了人的存在本质——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主体的人是历史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以生活实践为统一的基础,因而,生活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人在实践中生成了人的能动性本质,这也是自然界向人生成的内在根源,全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行动史。“生活世界”是教育的“在先被给予”的世界,更是一个直观的、奠基性的世界,教育主体通过教育行动建构了交互的主体间性关系——相互影响,实践生成,共同发展的教育“生活世界”。正如马克思认为的,人的实践能力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历史过程性的,生成性是其主要特性。实践活动就是获得人性生成和发展的活动。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生活实践理论来把握教育的“生活世界”的真意,才能正确掌握教育实践的内涵。

        第三,改造世界是人类实践的根本归宿,走向幸福生活是教育成就人的真正涵义。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根本旨趣在于寻求对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人的异化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探索,指向对世界的改造和人类自身的解放路径。

        更好地改造世界,关涉人类的生活福祉,这是实践哲学的精神特质,这也殊途同归地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旨意不谋而合。如果说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以追求“至善”为实践的最高境界,最终也是以世界的大同和人类的幸福为归宿,而马克思则直接将其实践的旨意指向对世界的改造,营谋出一个更加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美好图景——使人类过上幸福的生活,因为“只有幸福才是最终的,人们为了幸福本身而追求幸福,绝不可能是因为他物而追求幸福”。(包利民)教育对人的生成最终指向人的幸福生活,幸福生活也是教育实践的最高追求——教育使个体具备了实现自身发展和创造社会价值的素养。个体为了自我的幸福生活而不断开拓生活疆域,创造社会价值,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社会为了全体民众的福祉不断完善经济制度、创新管理制度、改进政治制度,也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创造社会财富,让全体社会民众过上幸福的好生活。

        另外,实践哲学的思想观照,是弥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二元张力的有效方法。理论精神和实践现实往往具有一定的张力,教育亦不例外。教育必然要有某种价值设定,这离不开教育理论精神的观照,教育实践活动必然是某种思想的体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就要去实现这种设想,无论知识的传授或者道德品质的培养,都是建立在理论精神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教育实践活动既是教育理论的现实化过程,又具有对教育理论的返照和映射,只有在教育实践中经得起检验的理论才具有永远的思想光芒。教育实践必然要在实践哲学的指导下,不断反思实践过程,探寻理论精神与实践现实的契合点。

        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观照教育实践,并作为其指导思想,形成教育实践的支撑性力量。教育是指向人的成长的实践活动,需要一种支撑性的理论精神为其提供指导,无论砥砺人的精神还是形塑人的品质,抑或知识的传授还是身体的“规训”,理论自身一方面要具有现实性,走出抽象的思维规定的隔空悬照,实实在在的去反映现实状况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要赋予现实存在的具体行动以理论品质的内在规定性,指引行动者在任何情境下的行动抉择都具有合理性和确当性,保障实践过程的“向善、审美和求真”,基于此而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精神品质完全具备理论担当和行动指南的意义,实践教育哲学要摄取其精神的精华,作为教育实践的灵魂。

        从根本意义上而言,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生活方式,教育实践不能脱离合理的规定性。教育实践的主体要以自身的存在方式赋予实践对象以价值和意义,必然要以实践的内在规定性为支撑力量,建构实践机制。《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教育问题研究》一书,站在一个新的视角告诉读者,要真正解决各种复杂的教育问题,需要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