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7月22日 星期三

    阎崇年:故宫这本书,六百年也读不完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7月22日   18 版)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喜马拉雅音频主讲人。北京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获中国版权事业终生成就者奖。研究清史、满学和北京史。专著有《森林帝国》《努尔哈赤传》《清朝开国史》(上下卷)和《古都北京》(中、英、法、德文版)等。主要著作结为二十五卷本《阎崇年集》。其故宫系列有八册,即《大故宫》(三册)、《御窑千年》《故宫六百年》(上下册)、《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和《故宫疑案》等。在国内外引发强烈深远的社会反响。

        网上文谈

        栏目主持/采写:舒晋瑜

        “一座紫禁城,半部中国史”。

        2020年故宫迎来600年诞辰,与故宫有着地缘、情缘和学缘的历史学家阎崇年,一年之内推出三部四本关于故宫的著作。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大故宫”之后,应喜马拉雅邀约,阎崇年在网络音频平台讲故宫,在整整一年的准备过程中,五易其稿,最近文稿由华文出版社出版。

        探秘故宫,了解六百年来故宫里的那些人和事,阎崇年写故宫,讲究的是史出有据,言之确凿,突出的是正说历史。在《故宫六百年》中,他钩沉史料、纵观横览,探究故宫建筑的玄妙,剖析故宫藏品的奥秘,分别讲述明代故宫、清代故宫、民国故宫和新中国故宫四个时期的历史,再现了故宫六百年的风云变幻。

        中华读书报:今年是故宫建成六百年,各种与故宫有关的图书扎堆,甚至还有和您的书同名的《故宫六百年》出版。您关于故宫的著作大概有多少种?和同类图书相比,有何特点或不同的价值?

        阎崇年:2012年出版《大故宫》以来,八年的时间,我写了故宫系列八本书,包括《大故宫》(三册)、《御窑千年》《故宫六百年》(上下)、《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和《故宫疑案》。这八本书各有不同,互为补充。三本《大故宫》主要以故宫的建筑格局为线索,从横向来写故宫;《故宫六百年》则以时间为顺序,从明初永乐建故宫一直到现在六百年,从纵向来写故宫。读者可以通过这两个不同的视角,纵横交叉,相互补充,立体地去了解故宫。《故宫六百年》和《大故宫》可以称为姊妹篇。

        有读者问,《故宫六百年》和《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是怎么回事?《故宫六百年》是我最初给喜马拉雅写的讲稿,基本上是按照《百家讲坛》的要求写的,一共一百讲,每一讲大概有五千字,分作三个小标题,有些引文标明出处,学术性比较强。这个稿子交给了华文出版社,就是《故宫六百年》。后来,我又按照喜马拉雅的要求,在这一稿的基础上,重新改写出讲稿,还是一百讲,但内容大为精简,文字则更加通俗口语,课程的标题接受喜马拉雅编辑的建议,定为《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每一讲的标题也都做了新的设计。这部喜马拉雅课程的讲稿,后来交青岛出版社出版。

        写故宫的书,大多是故宫人写故宫,作者都是专家,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比较熟悉,讲述也比较具体。我写故宫,是把故宫的建筑、器物、档案、人物等综合起来,纳入一个体系来研究和写作,这是历史学的特点。我写的故宫,是“大故宫”,不仅写故宫和故宫博物院,还有写故宫的外延,包括与故宫相关的名城宫殿、坛庙寺观、皇家园林、行宫陵寝,以及沈阳故宫博物院、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明中都和明南京相关历史遗迹等,还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物南迁的珍品等,原明清内府管理的范围,大体都涵盖在大故宫系列之内。

        中华读书报:《故宫疑案》的切入点非常巧妙,围绕清代故宫的秘事和疑案展开,比如:嘉庆帝在位期间发生的故宫行刺案、光绪皇帝的死因等。这些疑案秘事,各家说法,扑朔迷离。您是如何做到尽量解开疑案还原历史真相的?

        阎崇年:这些年我跑了很多地方,所到之处被问到遇到很多有共同性的问题:顺治出家了吗?老百姓问,和尚也问;孝庄下嫁了没有?男人问,女人也问。故宫疑案多,时间跨度大,从明朝永乐年间一直到民国初年,人们也比较感兴趣。疫情期间,我想起把原来关于故宫疑案的稿子,重新梳理,修订补充,一共选了二十八个题目,罗列各种说法,考证诸说来源,分析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为读者展现疑案的面貌,剥茧抽丝,辨伪存真,但并不会妄自做出结论,而是提供读者思考判断。解码故宫疑案,并不是为了猎奇,而是提供一种历史辩证的思路和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原貌。

        中华读书报:从《正说清朝十二帝》开始,后来的《中国古都北京》《大故宫》,包括眼下的《故宫六百年》,我发现您最大的特点是专注和深情。您对历史有感情,对读者有感情,对所讲述的人物、藏品甚至建筑都满怀深情。

        阎崇年:我研究明清史,天天看档案、文献、书画,看多了,这些枯燥的史料就活了。就像看郑板桥画的竹,看多了这竹子就仿佛能够随风摇曳。有时候我们听戏,听了以后觉得特别受感动,贾宝玉哭灵,我们的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百家讲坛也好,喜马拉雅也好,既要以情动人,还要以理动人。做到这两个动人不大容易。我把故宫的器物不单看成“物”,更是凝聚人类智慧和血汗的精神杰作,万物皆有灵气,就融入情感在里面;齐白石画的虾,看多后也活了;王羲之的《兰亭序》,单是看着都让人心灵感动。

        去故宫次数多了,我对一草一木都有感情。比如每次看太和殿的庑殿顶,殿顶两侧面是一整片斜坡,这种殿顶特别难做,太雄伟、太壮观、也太震撼了,这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古罗马也有斗兽场、万神殿等恢弘建筑,可是大多是历史残迹,而故宫则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法国的卢浮宫面积不到故宫的1/4,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冬宫面积仅相当于故宫的1/9,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扩建后面积也不及故宫的一半。当今世界,就其占地面积之广阔,历史传承之悠久,建筑组群之雄伟,珍藏文物之丰富,故宫都无与伦比,而只有伟大的中华,伟大的历史,伟大的文化,伟大的智慧,才会有伟大的故宫。

        中华读书报:与学术著作相比,那些有关清史的戏说剧、穿越剧更夺人眼球。您会关注那些作品吗?类似《甄嬛传》《如懿传》等的热播,宫斗的凶残和尔虞我诈,让人触目惊心。《故宫六百年》中也涉及宫斗,但是您写得节制、客观,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阎崇年:比如刚才说到的张氏,历史记载的材料少,我就把各方面的材料集中出来,是根据史料的描述和分析,不是凭空虚构。历史学有严格的界线,要言之有据,不能无中生有。

        比如御医给妃子看病,不可能一个人进后宫。妃子只能通过太监宫女报告病情诊断拿药,重病时御医也不能用手直接把脉,而且必须两位御医同行,相互监督,还有主管的太监、宫女,至少六七个人组成“医疗小组”。

        《甄嬛传》中雍正帝的妃子甄嬛和果郡王有了私生子,这绝无可能。历史上确实有果郡王,名字叫允礼,是康熙帝第十七子,比雍正小19岁。允礼没有儿子,雍正帝死后其第三子弘曕过继给允礼,但这不可能是允礼与雍正妃嫔的私生子。清代宫规森严,王爷和妃子很难见面,就算参加宴会也是男女分别举行。皇帝宴请王公大臣是没有女眷的,皇后宴请公主福晋也是没有王公大臣的。不仅这样,就连皇帝和先皇帝的太后、太妃、太嫔们,除生身母亲外,也是见不到面的,必须男女双方年龄都超过50岁以后才可能见面。电视剧属于艺术范畴,是艺术创作的作品,不可以当作历史来学习。当然,艺术创作,太离谱了也会成为笑柄。

        中华读书报:面对大众读者,肯定要有故事和细节才能吸引读者,但是您又是严谨的学者,如何把握真实和虚构的关系?

        阎崇年:史学的特点是真实,艺术的特点是虚构。艺术家画的山,是想象的山;而史学家眼里的山则是真实的,泰山就是泰山,华山就是华山。历史学拒绝虚构,力求恢复人和物的历史真实。

        中华读书报:为了确定一些史实,您经常实地踏察,比如对于康熙行宫的确定,雍正帝从出家门到办公室的门距离多少,坤宁宫煮肉的大锅直径多长、多深,您都亲自带着尺子去测量。对于这些具体的实践工作,您是秉持怎样的学术理念?

        阎崇年:我学历史,一入门就有规矩,其中一条是历史要求真求实,还要辨伪。历史学不能“大约”。比如雍正皇帝为什么不在乾清宫上班,而是搬到养心殿?当然原因很多,其中我提出一种解释:雍正帝这个人比较讲究实效,讲究办事效率。从乾清宫到乾清门上朝御门听政,距离89.5米,按规矩还不能坐轿子。要是到冬天还可能有大风雪,也不是很安全。他搬到养心殿,把前殿和寝宫连为一体,就既方便又很近。能近到什么程度?我就去亲自量,养心殿前殿是办公之所,后殿是寝宫,寝宫到前殿,有人说是10米多,我实测的数字是1.8米。雍正皇帝出了他寝宫的前门,到前殿的后门,两个门之间距离是1.8米。而且当中是个连廊,上面有个顶子,刮风下雨也无碍。坤宁宫煮肉的大锅直径、锅深,也是我蹲在锅台边上量出的数据。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研读史料和实地踏查相结合,数十年来我多次进入故宫考察,为研究故宫不仅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而且往往能启发新的思路。

        中华读书报:从《大故宫》到《故宫六百年》,您在反复的讲述和书写中,对故宫的了解有没有变化?《故宫六百年》中有没有颠覆性的观点或评价?

        阎崇年:当然有变化。同样一条史料,读三遍后理解就不一样了。比如明朝孙承宗这个人物,以前我多次写过、讲过,这次在《故宫六百年》中,我又写了孙承宗的一个小故事,帮助我们更加立体地了解孙承宗这个人物。明万历朝有一件梃击案,牵扯到万历帝、郑贵妃、皇太子、太监庞保和刘成等四个方面的关系,不易摆平,难于处理。大学士吴道南谘问编修孙承宗,孙答:“事关东宫,不可不问;事连贵妃,不可深问;庞保、刘成而下,不可不问也;庞保、刘成而上,不可深问也。”大学士吴道南颇受启发,对这件事最后的处理比较妥当。孙承宗的这几句话我看过多遍,但当时没特别注意。这次看到,仔细琢磨,涵蕴智慧。这个情节,表现了孙承宗谙于官场之道,深谋远虑的素养,是他日后官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建功立业的一个基础。

        还有一个例子,万历皇帝晚年有个人叫雒于仁,冒死上了一道奏疏说万历帝酒色财气兼具。万历皇帝很生气,就把宰相申时行叫去,把奏疏交给他,要从严处理。申时行既不能驳圣旨,也不能简单处置雒于仁,怎么妥善处理?申时行说:如果从严处理,就要把奏章公开,这对圣上不好;“此本既不可发出,亦无他法处之。还望皇上宽宥,容臣等传语本寺堂官,使之去任可也。”万历帝听后点头。数日之后,万历皇帝“天颜稍和”,申时行安排雒于仁借病回乡,遂斥为民。这都是新的材料,对于今天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也有借鉴意义。

        中华读书报:从中央电视台到网络音频平台,您在学术普及方面堪称表率。有在《百家讲坛》的经验,在喜马拉雅讲故宫,是否游刃有余?在讲述内容和技巧上有调整吗?听众反馈如何?您如何看待新媒体平台对于学术普及的重要性?无论是网络还是音频,您讲故宫的传播力量都很大。能谈谈您在学术普及方面的宝贵经验吗?

        阎崇年:故宫文化元素琳琅满目,其核心因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建筑。其二,是藏品。其三,是人物。这里的人物指的是宫廷建筑的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守护者,从帝王将相到太监宫女,从文化精英到外域使臣,从各色工匠到各教僧侣,都离不开故宫建筑的舞台、场景。这里的人物还指的是故宫藏品的制造者、使用者、欣赏者、收藏者。可以说,自北京故宫建成六百年来,中国几乎所有的名人,都同北京、同故宫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我们要把故宫看作中国传统文化的教科书,这部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型的教科书,不只是一年读不完,六百年到现在也读不完,了解了故宫600年风云史后,您可以从一个皇朝的兴衰经验中,看到对自己人生的某些借鉴意义。比如王阳明。他被午门廷杖后,流放到贵州龙场驿。在恶劣环境里,王阳明龙场悟道,创立“阳明心学”,直到面临死亡,仍然“此心光明”。我去过龙场三次,那里真是太苦了,我看了很受启发,越是艰苦的条件越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再比如高考,大家都很关注。文震孟是明朝官员和书法家,曾经九次落榜,古代三年一考,九次就是二十七年,真是毅力惊人。第十次,49岁的文震孟高中状元。还有书法家蒋衡,落榜后专习书法,后在扬州琼花观,“键户十二年”,书写《十三经》。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将蒋衡手书进献给乾隆帝,乾隆帝后来谕旨将蒋衡手书为底本刻碑,一共190块碑,名《乾隆石经》,现藏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成为国宝文物、世界文化遗产。

        这些年来,我以四种形式,就是电视、广播、网络、图书,展示故宫内涵和外在之美。除了写书,其他的方式都是尝试,我比较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当然,每一种方式,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外在的要求,所以我是活到老,学到老。我体会,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传播历史知识,都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先让自己明白,然后再设法让别人明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肯定是不可能的。

        《百家讲坛》的难度,是每期45分钟的专题,不能念稿,引文必须背下来,把内容完全融化在心里,高山流水一泻千里,不能错一字,还要有逻辑性;在喜马拉雅讲,没有画面、没有照片、没有配乐,全靠讲,要把建筑讲得内容明白,还得让观众听明白。这是个比较大众化的栏目,要把专业的学术词汇、知识,通俗成大众能够听懂、且易于接受、还准确无误的内容。当时选择接受讲座邀请,是因为我比较愿意尝试新鲜事物。

        中华读书报:您去了上千次故宫,很想知道,您在故宫待着,读书、研究或是行走,是怎样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对于您研究故宫有怎样的帮助?了解故宫的前生今世,对于学界、对于当下、对于普通大众,有怎样的意义?

        阎崇年:我每一次去故宫,都怀着虔敬之心,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从那里可以学知识、润品德、长智慧。还可以提振自己的信心、动力和勇气。再现故宫六百年的风云变幻时,我想起了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的话:“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是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当下全民一个大的任务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了解故宫六百年的历史,可以从中寻找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和经验、借鉴和教训,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之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