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4月29日 星期三

    意象的老化

    邵燕祥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4月29日   03 版)

        这里是一首元人小令,张可久的,《折桂令·九日》:

        人老去、秋风白发,蝶归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一个有中等文化水平,又读过一些传统诗歌的人,看到这一曲文字,从它合辙押韵的精短篇幅里,立刻认出那些熟悉的符号,构成一幅带着感情的画面。

        这里出现了一个正在吟哦的老式文人,年纪不小了,白发萧骚,这是头一句。次句,“蝶归来,明日黄花”,蝴蝶从庄周一梦,就疑真疑幻,有了灵性,苏东坡词说“休休,明日黄花蝶亦愁”。蝶归来即人归来,蝶生愁即人生愁,愁的是旧景依稀,物是人非了。此人从何处归来?第三句说“回首天涯”,是从远方归来无疑,天涯云云,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这句从前两句的时间距离,转到了同样的空间距离,万里归来,已经不是少年,结句的“一抹斜阳”,“数点寒鸦”,已是满目苍凉,一片迟暮了。

        我们以上的索解,得自我们对“秋风”“白发”“蝴蝶”“明日黄花”“回首”“天涯”“斜阳”“寒鸦”这些词语的熟悉,这些词语经过历代古人尤其是诗人的反复使用,各个的内涵已经超出了表层指示的意义,而负载了人们赋予的感情色彩,人事内容,成了情景交融的意象,以至流为成语。

        懂得了意象的形成,便发现这个小令写成(或唱成)的秘密,不过是作者熟练有序地安排了这些可能富有诗意的字符(当然还配搭了相应的谐调的格律),于是也产生了一定的审美同情。不过,这只是转手货的审美,骗不过有经验的读者。因为他们发现其中缺少了第一手的真情实感。

        这是一首小令,属于元曲的体系,可以理解是当时的流行歌曲一类。如果跟卖唱联系起来考察,那末,为卖唱者提供唱词,也是一种谋生手段,首先是数量,其次是时效,都要求达到及时供货的要求;哪能到处都是柳永那般的捷才,且出手就是独到的呕心之歌!因此,作为歌词的词、曲、小令,按照一定的套路,出些个模式化的陈词滥调也不足为奇,何况像这支《折桂令》虽然不能折桂,我们也还多少感到了些感伤的“诗情画意”,尽管显得陈旧老套了!

        中国从诗骚乐府,特别是隋唐以后,各体诗歌可以说汗牛充栋,累代的诗人以他们的心血,铸成了无数的意象,丰富了我们的审美感受。有出息的一代代诗人不满足于简单沿袭前人,重复前人,拾人牙慧,“嚼别人嚼过的馍”,乃不断地从自己时代生活,从个人经验和民间情景中提炼崭新的意象和意境。在诗歌史上鉴别诗人的杰出与平庸,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近代诗人中,龚自珍的作品,如同他的文章所发思想的异彩,他的诗,几乎处处是新的意境和意象,透过并不诘曲聱牙而是平常的字面而深涵内蕴,在读者意中却未经人道,称得起戛戛独造,这才是典型的创新,这也正是龚自珍之所以为龚自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