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4月15日 星期三

    1918年大流感和今天的新冠肺炎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读后

    江晓原 刘兵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4月15日   16 版)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美]约翰·M·巴里著,钟扬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第一版,98.00元

        【南腔北调(179)】  

        江: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惊天爆发,但在它最先肆虐的国土上,却已被中国人强力按倒在地。国内外处境的戏剧性场景转换,很短时间内就告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两样东西:口罩和呼吸机。

        这两样东西在中国都没形成问题:中国公众出门都自觉戴上口罩,没产生过争议;在举国支援武汉、湖北时,呼吸机的供应也没有引起什么问题。因为据我所知,只有危重病人才需要上呼吸机。

        可是场景一转换,等疫情在西方爆发,口罩和呼吸机却都成了问题。初期出现口罩短缺这很正常,现在中国的世界工厂已经缓过劲来,正在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提供口罩。但口罩在西方疫情中的主要问题,似乎是人们普遍不愿意戴它。而与此同时,呼吸机却呈现严重短缺,在疫情重轭下呻吟的欧洲各国纷纷表示急需呼吸机,美国疫情严重的各州都在争抢呼吸机,特朗普甚至不得不动用《国防生产法》逼迫美国大公司制造呼吸机。以至于有人戏言:拒绝口罩就会需要更多的呼吸机。

        疫情中,西方人经常提到1918年的大流感,那场大流感以前通常估计死亡人数为2000万,后来新的估计为5000万~1亿之间。2018年,正值那场大流感100周年,《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一书中译本出了新版。疫情中重温此书,当然会有很多收获。先看看书首的老照片吧:

        纽约街头的警察和环卫工人都带着口罩!图注说:“所有纽约城的工人都戴上了口罩。”另一组照片是西雅图的工人、警察和在街上行进的军队,他们全都戴着口罩!图注说:“同其他地方一样,西雅图成了一个‘口罩’城市。”

        你看,100年前他们戴口罩不是什么问题,为什么现在却变得那么排斥口罩了呢?

        刘:首先,我们还是先简单总结一下《大流感》这本书吧。此书的作者的背景也很特别,既是学历史出身,又有当记者和足球教练的经历,还写过多本畅销书,其历史写作又曾得过历史学领域中的奖项,连这本《大流感》也曾被美国国家科学院评为2005年度最佳科学/医学类图书。由这样一位作者写出的这本《大流感》,确实不同于一般科普图书,而是很有历史研究的基础和风格,同时,又不像许多历史研究著作那样枯燥,而是颇具可读性。尽管如此,我记得曾有某位编辑和我说,似乎当年此书出版时卖得并不理想(2008年的第一版只印了4000册),并猜测是因为有些读者会觉得此书的书名不吉利。不过,在今天又一轮新冠病毒疫情的背景下,我想重读此书显然别有一番意义,甚至于会有更多的读者会有兴趣想起阅读此书吧。

        关于历史学的价值,或者说,历史有什么作用和启示,有人曾戏说,如果历史学带来人们什么教益的话,那就是历史学告诉我们:人们从不接受历史的教训。这种看上去很有些自嘲的戏说,其实还真是有一些道理的。

        此书中的老照片确实挺有历史感,也像你说的,其中确实许多人都是戴着口罩的,而近来,网上涉及国内外防疫的许多争议,也经常涉及戴还是不戴口罩的问题。前些天,我在北京科技大学的一次网上讲座中,也还专门提到这次疫情为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提供了众多有趣的话题,其中之一就是口罩。如果从医学史、医学文化、物质文化、大众文化,或者说从STS的角度,口罩绝对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不仅仅是简单的防疫技术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更多、更复杂的因素。

        不过,对于你说的“100年前他们戴口罩不是什么问题,为什么现在却变得那么排斥口罩了呢”的言外之意,我倒是觉得并非是那么简单的一个判断就可以说明问题。100年前戴口罩也未必就不是问题,现在一些外国人“排斥”口罩也未必就那么像许多人想像的那么愚蠢,而是涉及更多、更复杂的因素。

        江:如果仅看照片,当然缺乏足够的上下文,不过在这本660多页的厚书中,口罩根本没有呈现为一个问题;此书初版的年份是2004年,至少2004年的本书作者也没有认为1918年流感中口罩是一个需要展开论述的问题。你想想看,一个在“很有历史研究的基础和风格”的著作中都没有展开论述的问题,在当下生死攸关的情境中却成了问题,这种强烈的、鲜明的对比,向我们暗示了什么?这至少很难让人把今天西方人拒斥口罩看成他们比百年前的祖辈更具智慧的证据吧?

        当然,这只是《大流感》带给我们的启发之一,况且研究“口罩心理学”也不是我们这篇对谈中的任务,还是让我们静候STS学者们在疫后发表深入研究此次疫情中西方社会的口罩问题吧。

        我们则尝试回到1918年大流感的历史现场。那场流感杀伤力是如此之大,至少死亡了2000万人,而今天的新冠肺炎无论再怎么肆虐,相信它不可能造成那样级别的死亡。这当然可以找到多重原因。

        首先,是这一个世纪以来的医疗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一点没有问题。

        其次,疫的危害形式也不一样。1918年的流感潜伏期不超过72小时,这在今天看来倒是有利于防控的,但它对人体的摧残比新冠肺炎凶猛得多,在当时有些病例中,健康的人染上12小时后即告死亡。

        最后,我感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那时盛行阵地战、堑壕战,双方动不动几十万士兵在前线堑壕中对峙,这不就是现在各国最害怕、出台种种措施防控的“大规模聚集”吗?在这样的环境中,病毒的传播当然就插上了翅膀。这样的场景现在肯定不会再重现了。

        刘:在将历史与当下相比较时,相同或相似的东西值得关注,而差异也同样值得关注。通过书中对1918年那场大流感在美国的惨烈经历的细致描写,其中许多情形不禁让人联想到当下的疫情发展过程中的相似场景。但在这100年中,确实从医学、科学到社会生活等方面,又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与不变,可以让人们去思考医学、科学、发展、社会体制与文化,以及人性的许多本质性的东西。

        我也基本相信这次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不大可能带来像1918年大流感那样的上千万人死亡的情形,但在你说的原因中,我觉得,也还可以有些分析。其一,确实100年来医疗技术有了显著的发展(百年前显然没有呼吸机),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有如此多的重症患者不治而亡,更不用说即使现在很快就找出了病原体病毒,却也仍然没有特效药。因此结合你说的第二点,实际上可以做出死亡人数小于一百年前大流感的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此次病毒的相对温和。也许不应过于乐观而是应实事求是地看待科学技术进展带来的有限的进步。可以设想,如果这次的病毒真像上次的大流感那么凶猛,当下的科学技术和医疗手段恐怕对于死亡人数减少的直接作用也会非常有限。

        你谈到的最后一个关于“大规模聚集”的原因,也许更加复杂。100年前的大流感虽然在最初阶段是因战争和军队的因素,难以避免大规模聚集而传播开来,但在后期,在军队之外的社会上的流行,虽然也有人群聚集的因素(据此书描述在初期同样也有游行集会等情况),但后来瘟疫迅速发展,似乎人群聚集也不再是主要因素了。实际上,100年来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交流途径和更多的传播渠道。严格隔离时间过长,带来的各种后果也已经不是当下的社会形态所能承受的了。这反而是更值得思考的新问题。

        江:但是不管怎么看,战争肯定是那次大流感造成巨大灾难的重要原因。对此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另一个有力的证据——那个证据在今天可是极有眼球吸引力的哦。

        我们知道,1918年的大流感经常被称为“西班牙流感”,不过本书作者在书中非常明智地避免使用“西班牙流感”这个名称。但是对于这次流感究竟发源于哪个国家,本书则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意见,作者的结论是:

        1918年的铁证如山,证明该病始于美国,并随美国军队登陆法国而扩散开来。

        你看,确实是和战争有关啊!

        在我们此次对谈的过程中,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跃居全球第一,而且一骑绝尘,远远领先于所有国家,截至今日,美国确诊病例已超过40万人。政要们对于口罩的态度终于开始改变,特朗普已经正式建议大家戴口罩,他还表示如果没有口罩可以用围巾代替;白宫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小组成员福奇表示:“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口罩,但一个障碍是,必须确保不从医护人员手中夺走口罩”——看来美国的口罩短缺问题仍未解决。

        呼吸机通常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发明的,1918年流感时当然没有这个设备,但是初版于2004年的本书中倒是对当时美国的呼吸机有所论述。作者指出:“美国拥有105000台呼吸机,其中3/4处于日常使用状态。在一般流感季节,呼吸机的使用率会升至近100%”也就是说,在2004年,全美国有10万多台呼吸机,基本处于供需平衡的正常状态。这个数据对于我们理解今天在新冠肺炎爆发后美国为何呼吸机极度短缺,也是有帮助的。

        刘:即使那场大流感的早期传播与战争密切相关,但在后期,主战场却显然是转移到了军队之外,而这次新冠病毒肺炎最先在武汉暴发。也许今后的研究中,它的起源会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但在当下,如何面对和控制已经在全球蔓延的疫情,则是更首位的问题。

        如前所说,在这百年间,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从书中的描述来看,当时对于大流感的医学了解是非常有限的,连病原体的确定都是很久以后的事了。也正由于这点,随着流行病学等领域的进步,在这次疫情中,一些在大流感中还没有的认识已经处在新一轮的讨论中。也正是在我们对谈的这几天中,关于像群体免疫、无症状感染者等话题也越来越多地见诸于媒体。更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即使中国现在已经极少再有本土确诊病例的增加,但在全球疫情的局面下,我们到底能够隔离于国际社会多长时间呢?

        为了阻止病毒的传播,许多国家也纷纷封城封国,暂停键的按下,对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像以往那样保持经济的增长是不可能了。以往,在像环保等领域,人们曾讨论过现有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和相应的GDP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问题。如果病毒真是大自然的产物,那么这次倒真是因大自然的力量而迫使人们改变(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得不改变)这样的社会发展模式了,这也许是新冠肺炎带来的意外后果。(江晓原 刘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