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4月08日 星期三

    以创新性思维积极推动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

    张骥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4月08日   08 版)

        【图书推荐】

        河北大学田海舰教授的新著《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科学技术理论为指导,在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的分析环境下,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宏观与微观、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维度,创造性地将互联网的发展、特点、结构、功能从意识形态视角进行阐释,将我国互联网建设置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进程进行考察,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发展和创新从互联网视角进行分析,推动互联网建设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是一本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都非常突出的学术著作。通读全书,我认为本书有以下几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首先,本书注重对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理论创新研究。以往对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及其关系的研究,或者仅从技术的角度看待互联网,或者仅研究互联网的传播内容的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互联网本身的意识形态特性。本书从“内在价值”(自然属性)与“现实价值”(社会属性),从主体、技术、信息、传播等维度,对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进行论证和分析,把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结合起来,嵌入到意识形态建设中,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创新开启了新思路、提供了新视角。

        其次,本书紧紧围绕我国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论述。该书提出,在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的全新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一,我国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薄弱问题,包括网络信息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意识形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网络权力的地位与网络权力意识形态的影响不相称,网络大国地位与网络安全建设能力不相称。其二,我国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也是非常突出的,主要有网络技术的挑战,信息霸权的挑战,价值多元化的挑战,文化冲击的挑战,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挑战等。这些问题和挑战直接影响到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同时也凸显我国加强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再次,本书从多维度多层面探讨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路径。该书用较大的篇幅从四个方面较全面地论证了我国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在主体建设维度,该书提出,在国家宏观层面,政府要顺势而为,在理念上树立信息安全、网络主权意识和互联网思维,在战略上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具有统筹性和前瞻性的互联网发展战略。在实践上加强马克思主义网上阵地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疏导网民,积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在技术建设维度,要研究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和动向,侧重于计算机核心关键技术的跟进与研发,在各类网络终端等核心部件研发上有所突破,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工程建设。在信息传播维度,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加快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信息资源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汇聚正能量。在制度建设维度,加强领导,强化中央责任制互联网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的网络监管和治理体系,建立意识形态网络风险评估体系。这些都有助于我国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是针对性非常强的制度举措和技术举措。

        当前,在网络技术突破原有工具载体层面进而影响人类思维取向和行为模式的新时代,深入研究互联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对于准确把握意识形态概念的科学内涵与外延,认清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和网络渗透的实质,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于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沉着应对互联网多样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渗透和冲击,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多元意识形态的激烈争夺中,站稳脚跟并发挥主导作用,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田海舰博士的研究因此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相信这本书的问世,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推动人们思考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并进而推动我国互联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张骥)

        《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田海舰著,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定价45.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