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
苏联和俄国作家尤里·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上图)3月29日在莫斯科去世,享耆寿九十六岁。
瓦连京娜·邦达列娃告诉塔斯社,她丈夫是当天下午在家中去世的。
邦达列夫1924年3月15日生于奥尔斯克,后经中亚,迁居莫斯科的新铁匠胡同,就读于五一六中学,1942年入伍,投身伟大卫国战争,先参加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伤愈后又随乌克兰方面军渡过第涅伯河,解放基辅,在日托米尔战役中再伤,再愈,越喀尔巴阡山,攻入波兰和捷克。1922-24年出生的同龄参战者生还率只有百分之三,他是其中一个。
1946年,邦达列夫进入高尔基文学院学习,师从大作家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整整三年,他教导我们文学创作最主要的就是说自己的话。”邦达列夫后来回忆。解冻时期开始后,他敏锐地判断出形势变化,自觉地为苏共二十大以后的路线服务,接连发表两部中篇小说《营请求火力支援》和《最后的炮轰》,着重刻画士兵的牺牲,从而打开了苏联战争文学的新天地,一举成名,并作为“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为人熟知。
与此前的全景式苏联战争文学相比,邦达列夫、巴克兰诺夫和贝科夫等战壕真实派作家多以中短篇小说为主。“有限的活动地点、短暂的故事时间、为数不多的人物以及围绕中心人物展开事件,这是战壕真实派小说的共同特点之一。”陈敬咏在《邦达列夫创作论》一书中指出,“因此有的评论家把它称为新三一律。”
邦达列夫与其他两位作者合写的五集系列战争史诗电影《解放》(1970-71),为他赢得了列宁奖章。1971年,他当上了作协书记,又分别以长篇小说《岸》(1975)和《选择》(1980)两获苏联国家奖金。这两部长篇,加上后来出版的《戏》(1985),组成了风格相近、时间连贯的三部曲。
改革期间,他作为苏联作协常务书记和俄联邦作协副主席,采取了保守立场,1991年7月23日又与拉斯普京等人一起发表《告人民书》,推动“八·一九”事变,失败后立刻转向,于8月30日发表《我的立场》,赞扬叶利钦为“已明确地确定下来的领导人”。
二十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邦达列夫的作品曾在中国大量出版,常有短时间内的多个译本出现,如《戏》除了《戏》外,还有两个都叫《女演员之死》、出自不同译者和出版社的译本。他有名的随笔集《瞬间录》,也成了中国读者书架上的《美·孤寂·女人的气质》。
(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