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推荐】
在众多的少儿读物中,讲述科学家故事的少儿图书屈指可数。有关中国科学家的图书更是少之又少。而以绘本形式呈现,图文并茂地讲述中国科学家故事的图书目前几乎见不到。最近,一套讲述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事迹的原创绘本系列丛书的出版弥补了图书市场这方面的缺憾。这套丛书就是“‘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
丛书第一批共8册,分别选取了不同领域的著名老科学家,他们是气象学家竺可桢、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核物理学家何泽慧、植物学家吴征镒、地质学家刘东生、火箭控制专家梁思礼、农学家袁隆平、药学家屠呦呦。着重表现科学家们毕生爱国报国、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不畏艰险、淡泊名利,为我国科学事业的繁荣和祖国的富强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是这套书的亮点。作者们从儿童视角出发,回顾了老科学家们的学术历程和成就,描述成长过程中的感人细节、丰富的心灵世界,以及在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闪光足迹。绘画主要采用了传统的写实手法,刻画了朴实无华的人物形象,拉近了孩子们与科学家的距离。在内容设计上,还增加了人物小传、年谱和词汇园地等,颇具知识性和趣味性。这套丛书还入选了2019年度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丛书是依托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的成果。丛书主编张藜老师是资深的科学史家及采集工程首席专家,也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主编之一。她治学作风非常严谨,深度参与采集工程,对老科学家的成长成就、人物个性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在主编“‘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的过程中也同样体现了严谨的作风,确保作品史实无误,真实客观。
2013年,我作为老科学家亲属参加梁思礼院士采集工程的相关工作,并参与编写《苍穹大业赤子心:梁思礼传》。2019年6月,我应“‘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编委会之邀,参加丛书分册《中国第一代航天人:梁思礼的故事》的审阅工作。看过绘本丛书以后,我的体会是《苍穹大业赤子心:梁思礼传》信息量非常大,内容较为专业,适合于大学生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中国第一代航天人:梁思礼的故事》则是选取前者的精彩片段,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绘本形式为年龄更小的孩子们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在参与绘本丛书的审阅过程中,我与《中国第一代航天人:梁思礼的故事》的作者刘阳女士进行了较深入的交流。刘阳也是采集工程参与人员,四年前她曾负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梁思礼采集小组的联络与协调工作。尽管对梁思礼院士已经十分熟悉,但她还是反复阅读了《梁思礼院士自述: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苍穹大业赤子心:梁思礼传》等书籍。梁思礼院士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人,是我国导弹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奠基人。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倾注毕生心血。他曾经这样说过:“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我回国后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他始终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梁思礼院士生前常说:“一个人一生对社会、对国家,应该回馈大于索取,这样社会才能前进,国家才能强盛。”他经常引用萧伯纳的名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我们手中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应该让它燃烧得更加光辉灿烂,然后把它交给下一代。”
刘阳被老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历程和崇高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在作品创作中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饱含崇敬之心,笔端融入真情实感,以平实生动的语言、栩栩如生的画面,再现了老科学家的生活时代,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门,带领他们穿越时光隧道,进入六十多年前的中国航天事业刚刚起步的艰难时期,在他们眼前缓缓展开中国航天事业在这些科学家们的努力下一步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的壮丽画卷。作品充满想象力,在每一页图画中都隐藏着一个星球,增加了绘本的趣味性。
翻开每一本分册,我都会从这些科学家们身上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很好地表现了老科学家们光辉的人生,给孩子们树立昂扬向上的榜样。同时,我也心生感慨:当今的中小学生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压力,过于关注考试成绩,越来越多的孩子兴趣在弱化,知识面在缩小,孩子们很少有机会“仰望星空”,缺乏探索宇宙和自然界秘密的动力,学习目的越来越功利化,人生的目标也会变得十分模糊。“‘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正是通过这些科学家们可歌可泣的奋斗史告诉孩子们,这些爷爷、奶奶们是如何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富有多么强烈的责任心。他们是多么勤奋、勇敢,又是多么谦逊。他们曾经遇到怎样的困难,又是怎样的百折不挠。他们虽然平凡而普通,却都有着高尚的人格和广大的胸襟。
愿老科学家们手里熊熊燃烧的火炬能够照亮孩子们的心灵。希望孩子们能够喜欢“‘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从书中开阔视野,拓展胸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汲取正能量与精神食粮。(梁红)